第(2/3)页 “那还真是老美画PPT,咱们来实现。” “其实还不好说,SLS这次算是准时首飞了,二飞之前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修复问题,要是它以后都比咱们快那么一丢丢,那就难受了。” “哎,你们还记不记得,路总之前说过它有哪几个方面可能出问题来着?” “之前的说的传感器问题已经应验了,后边还有助推器……” “卧槽,SLS助推器炸了!” “啊?” 看到这一幕,路云的嘴角微微勾起。 这就对了。 世界线确实变了,但世界线又以其他的方式回归了。 不过SLS火箭的助推器并没有直接炸,只是助推器的喷嘴掉了。 这其实不是SLS火箭固体助推器的毛病,而是老美另一款火箭的固体助推器的毛病。 而且也不是今年的毛病。 那是同样鸽了不少年头的“火神-半人马火箭”。 它本来计划前两年首飞的,顺便再发送一个商业太空探测器,但是两者都鸽了。 上一世的时候它是在二四年首飞的,不过它的首飞跟SLS火箭的首飞一样不是100%顺利,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飞了几十秒之后固体助推器本来就大的烟突然爆了一下,紧接着就是一个烧红的圆环飞了出来。 (网图) 那个圆环不是别的,就是“火神-半人马火箭”的固体推进器喷嘴。 好在固体推进器没有直接炸掉,只是喷嘴掉了,并且不是一开始就掉,所以只导致火箭损失了2%的推力。 后来经过芯级火箭调整了推力和方向,最终火箭还是把载荷送到了预定轨道。 至于SLS火箭固体助推器爆炸的事,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SLS火箭初始版本使用的助推器问题不大,它是基于30年的知识和经验,借鉴了航天飞机的助推器,并用最新的技术进行改进而成的。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航天飞机的四段助推器堆迭变成了五段,性能更强了一些。 五段式固体助推器长53.9米,直径3.66米,使用聚丁二烯-丙烯腈作为推进剂,每根助推器重725.7吨,能产生约1633吨的推力。 起飞时,两根助推器就能提供75%的推力。 并且这两个助推器有矢量控制系统,能够进行摆动。 但这依然无法满足SLS火箭载人登月的任务,它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NASA希望把SLS火箭的地月转移轨道运力从42吨提升到47吨,甚至更高。 那是上一世二三年,当时大家都知道老美重返月球的事要等到二七、二八年之后了。 SLS火箭是在二二年完成了首飞,但首飞检测了出了一堆问题,导致二飞一直拖延。 在二三年,NASA本想用新型固体助推器的测试向外界证明“美制重型火箭依然有竞争力”。 结果反手就是一记响亮的“技术滑铁卢”。 它那个新型固体助推器在测试的时候直接从喷口处炸了。 它的炸跟再过一年“火山-半人马火箭”的固体助推器喷口烧穿了才小炸断开不一样,而是直接炸。 连带着整个助推器都炸了。 而到了二五年,它又炸了一次。 最主要的是两次爆炸的位置一样,是同一个问题! 当时给航天爱好者们都整无语了。 本来SLS项目从零六年开始立项,最初计划一七年前完成首飞,结果硬生生拖到了二二年才勉强进行了一次无人绕月“阿尔忒弥斯1号”SLS火箭首飞任务。 至于后续的2号、3号任务频频延期,预算不断追加,然后又摊上助推器爆炸的事,国会对NASA的耐心恐怕也快被耗尽。 结果等老川二次登场,耐心还真耗尽了,他嚷着要废掉SLS火箭,要削减航天预算。 当然,这少不了马一龙的煽风点火。 毕竟老川二次登场的时候老马也乘风而起,掌管了“效率部”。 没有效率的事,统统干掉! 最好把载人登月的事统统打包给自己的9米直径大火箭。 虽然他的大火箭也是次次试飞次次炸。 但谁让他当时是“一字并肩王”呢。 不过他的“一字并肩王”没当多长时间就下台了,因为他跟老川闹翻了。 果然,异姓王的下场大多都不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