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刘武侯气短,我气足(感谢苏少爷的剑大佬的白银盟)-《以神通之名》


    第(1/3)页

    大约一个小时,在与陆昭的讨论中,周晚华将报告写完。

    大意就是英勇敏锐的南铁区治安局刑警队队长,冒死潜入邦区调查,通过将器官案与黑补剂案合并,成功取得了重大进展,接触到了幕后真凶,揭露了长期盘踞在苍梧城的灰产。

    整份报告下来,完全就是周晚华的独角戏。

    周同志听着陆昭朗读,脸上止不住发烫,道:“陆哥,要不再改改吧,把你也加上。”

    虽说自己拿头功,但也不至于吹得天花乱坠。

    陆昭问道:“我又没有跟你同行,难道说我找关系把你捞出来也有功?”

    “呃……可以说你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陆昭摇头拒绝道:“没有必要,如实回答就好,而且这样写更能凸显的你重要性。”

    自己救了周晚华一命,但案件确实是他推动的。无论是发现黑补剂,还是中途的诸多调查,乃至最后孤身一人进入邦区。

    在评定功勋中,职责分工决定贡献价值。

    陆昭作为特反部队,查案不是他的职责,权重是不如周晚华的,他又不可能抢了对方功劳。

    与其自己掺和一脚,不如全给周晚华一人,这样至少也是一个二等功。

    现在拉一把这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将来或许有用到的地方。

    派系这种东西并非等级森严的从属关系,权力依附是强纽带,利益一致是驱动力,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认同感。

    “如果将来黑补剂被查办,你说不定能评个一等功。”

    闻言,周晚华心领神会,郑重道:“多谢陆哥。”

    字短意重,陆昭拉他这一次,可以让他少熬几年资历。

    也增加了冲击更高层次的成功率。

    职位越高,资源越多,空闲时间同样会增加。如此正循环下去,自然可以冲击更高层次的生命开发。

    职位与生命开发等级是正相关的,想要获得更多资源就需要职位晋升,职位晋升又与生命开发强相关。

    同样的职位,三十岁爬到与四十岁爬到截然不同。每多熬一年,就意味着每年都少一截资源。

    陆昭拿过报告,道:“你先休息,我待会儿去交给监司。”

    周晚华愣了一下,问道:“不直接汇报到道政局吗?”

    按理来说,这种级别的案子,至少得由武侯督办才有效果。

    陆昭一本正经回答道:“程序总是要走的,不能把走关系当理所当然。”

    周晚华竖起大拇指道:“陆哥,我是真服气了,你真是守规矩到极致了。”

    他收回对陆昭关系户的刻板印象,陆昭依旧是那个课堂上恪守规则的‘守旧派’。

    干部学院的教授形容得确实贴切。

    陆昭这种人不讨喜,但却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你好好休养。”

    陆昭拿着报告离开病房,脚步踏出病房那一刻,丹凤眼中泛起寒芒。

    依照程序来说,应该上报治安总司或者特反总队,而不是去找监司。

    陆昭已经受够了掐头去尾的调查。

    从林知宴口中可知,刘首席并没有做好全面打击黑补剂的准备,或者说根本不打算闹大。

    无论是最开始黑补剂的出现,还是前段时间对于自首人员的处理。

    陆昭等人知道有问题,但他们没有权力进一步调查。

    比如传唤供销总司司长,五粮药企地区负责人,乃至进入生产车间。

    这些事情他们都没有权力,也得不到道政局许可。

    如果上报上去,刘首席可能会借题发挥,派人直接把不老泉给突突了,然后再一脚给大理总司司长踢死。

    同时也可能拿来进行交换,比如大理总司司长。

    去不老泉理疗的事情,往大了说严重违反生活纪律,可以开除公职。然后再调查没有进行权色交易,有没有贪墨,再进行刑事追究。

    一般来说,几乎没有一个官员经得住查。

    这就是门内一脚,门外一脚。

    距离监狱最近的人是官吏,与手铐最类似的是乌纱帽。

    陆昭不喜欢当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既然刘首席不愿意查,那么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驾驭势,让事态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只在局部进行最大限度的影响。

    不以输赢看成败,不以成败看将来。

    案子中断无所谓,重点是有没有达成目的。

    黑补剂放一边,这不是一个单一案子,而是一种事态。

    首要先把大理总司司长个人问题扩大化,如果能查办对方,那么就会延伸到美容院。

    刘瀚文不想干,我也要干他!——

    特反总队司令办公室。

    屠彬正在服用生命补剂,摆出类似太极拳的架势,辅助消化代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