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二爷偷看姑娘了-《暖青寒》


    第(2/3)页

    他做到了。

    可惜,直到沈公病逝,他都能未能叫一声恩师。没功名前是不敢,有功名后已经没机会了。

    后来听父亲说,沈状元因帮好友平反力谏上书,得罪了太子和权臣,又因太后不喜郡主,终被贬出京。父亲身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多次上书为其求情也无果。

    他一直想对沈公道谢,告诉他当年你无意中点拨的那个狂妄小童,已经高中探花,还做了御史,一直守正清明,不敢忘本。

    马车吱吱呀呀,车里嘎嘣嘎嘣。

    “二爷,那位姑娘是谁呀?”鹿鱼捧着许正给他买的盐焗花生吃得津津有味,看许正垂首不语,不知道在想什么。

    “是我恩师的女儿。”他得想想,怎么跟姑娘家解释,他与她父亲的渊源,以及重要的是,他不是人妖。

    “那您直接让夫人找媒人去提亲不就行了。”鹿鱼不理解,“您是探花,又是四品大员,没有姑娘家不喜欢您这样的。”除了喜欢弹劾人,他家爷哪哪都好。

    “不是要提亲,我是要跟她解开一个误会。”具体是什么误会,他不想告诉鹿鱼,实在过于丢脸。如果可以,这辈子他都不想再提起。

    “二爷,今日见不着,那咱们就去姑娘说的送春宴上见她呗。”今日看那位姑娘动手麻利,他都不敢下墙,不过爷的心事就是他的心事,姑娘说了什么,他都记着呢。

    “有道理。”许正还在苦思如何制造偶遇,鹿鱼一句话点拨了他,“鹿鱼,你越来越中用了,母亲是不是说要给你涨月例的。”许正伸手抓了把花生,也开始嘎嘣嘎嘣。

    鹿鱼满脸堆笑,“夫人说二爷您升官了,小的也有功劳,说是从下月起就给我涨钱呢。”他的功劳主要是死陪到底,二爷熬夜看书他就在炭盆旁睡觉陪着,二爷熬夜写奏本弹劾人他就在炭盆旁烤番薯陪着,多少个日日夜夜,寒来暑往,都是他陪着二爷,见证了二爷的辉煌时刻。

    车夫报到家了,许正掀开帘子下车,“怎么停到了后院角门处?”

    鹿鱼下车后鬼鬼祟祟地四下环顾,悄悄对许正说,“二爷,今日是夫人约了翰林学士夫人和她女儿冯姑娘,说是来过府赏花,实则是来跟您相看的。结果您跑出去了,咱们不得偷偷溜回去吗。”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两人进了角门刚溜出园子,就听到一声暴吼,“正儿。”许正还未回头,一只耳朵已经被母亲揪住扭了一圈,“冯姑娘坐了二个时辰你都没出现,我的老脸都要挂不住了。”

    母亲出身翰林学士之家,本应该是文雅书香的女子,可母亲是个力气惊人的奇女子,每每拧他耳朵就跟拧面条一样,一扭好几圈。

    “母亲,我是有急事外出。”许正握住母亲的手,“您看,我给您买了您爱吃的盐焗花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