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份礼物,比万两黄金还要沉重。 他很清楚,所谓樱花国入侵,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步棋。 而高句丽,就是那张任人落子的棋盘。 他唯一的生路,就是按照下棋人的意图,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大明,应天府。 奉天殿内,朱棣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殿下,文武百官吵得比高句丽的朝堂还要热闹。 “皇上!高句丽乃我大明藩属,唇亡齿寒!倭寇狼子野心,今日侵高句丽,明日便敢觊觎我大明海疆!臣恳请皇上,立刻发兵,讨伐不臣!” 兵部尚书金忠慷慨激昂,唾沫横飞。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夏元吉便出列。 “金大人此言差矣。发兵?说得轻巧!十万大军远征,人吃马嚼,粮草军械,哪一样不要钱?国库刚刚因靖难之役有所损耗,北平迁都亦在筹备,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如今北方瓦剌、鞑靼蠢蠢欲动,九边军镇的军饷尚且吃紧,哪来的余钱去管高句丽的闲事?” 夏元吉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主战派的热情。 一名年轻的御史跳了出来:“夏大人此言,是将钱财看得比国体更重吗?若坐视藩属被灭,我大明颜面何存?天下诸国又将如何看我天朝上国?” “颜面?” 夏元吉冷笑,“颜面能当饭吃?能挡住瓦剌的铁骑?饿着肚子去打仗,那是自寻死路!” 朱棣一言不发,只是听着。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心中自有盘算。 出兵?当然要出。 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以朝廷的名义。 更重要的是,他想要知道江澈是怎么想的,这么就了,虽然朱高燧的锦衣卫依旧能随意进出北平。 可他老是感觉,这就是江澈故意放进去的。 为的,自然是让他老朱放心。 朱棣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此事,容后再议。” 朱棣丢下这句话,拂袖而去。 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也摸不透这位永乐大帝的心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