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高煦勒马阵前,抽出腰间佩刀,刀锋直指东南。 “将士们!” “我们的袍泽,高句丽的百姓,正在遭受倭寇屠戮!” “倭寇是何物?不过是些海上见不得光的老鼠!如今,他们竟敢窥伺天朝属国,下一步,他们的脏手就会伸向我们大明的海疆!” “朝堂上的诸公还在为钱粮争吵,但我们,不能等!” “我,大明汉王朱高煦,不忍藩属遭难,不忍我大明国威受辱!” “今日,我等不奉朝廷明旨,只遵胸中道义!高举藩屏大明,护佑邻邦之旗,跨过鸭绿江,将那些杂碎,全部碾碎!” “此战,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你们,敢不敢随我,去挣一个封妻荫子,博一个万世流芳?!” “愿随殿下!踏平倭寇!” “杀!杀!杀!” 怒吼汇成一股洪流,撼天动地。 朱高煦眼中燃起熊熊烈火,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踏着倭寇的尸骨,赢得无上荣光。 “出发!” 大军如一条钢铁巨龙渡过鸭绿江。 江对岸,是另一个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木头和血肉腐烂的腥臭。 视野所及,尽是残垣断壁,村庄化为焦土,田地荒芜。 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逃难者。 看到这支装备精良,军容齐整的大军,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朱高煦的亲兵正要驱马追赶,却被他抬手制止。 “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抢掠钱粮,我们是来剿灭倭寇的仁义之师,不是来烧杀抢掠的强盗!” 他又看了一眼那些逃难者消失的方向,补充道。 “从军粮中分出一部分,在沿途设立粥棚,救济灾民。” 一名副将略有迟疑:“殿下,我们的军粮……若是长久作战……” 朱高煦冷冷瞥了他一眼。 “目光放长远些。人心,比军粮更重要,在这片土地上,高句丽的人心,就是我们最好的向导和屏障。” 其实这些都是江澈告诉他的,要是按照他的打算,那就是来帮忙的,那自然要吃这边用这边的。 不过当江澈说了这一步的好处后,朱高煦自然会按照做的。 “是,殿下英明!” 这支与倭寇与高句丽溃兵截然不同的军队,很快就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他们不仅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甚至还开仓放粮。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绝望的土地上传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