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封奏表,写了整整两个时辰。 朱高煦写完,感觉比打一场海战还累。 “八百里加急,送往金陵!” “告诉信使,人歇马不歇,送到之前,他要是死了,全家陪葬!” ………… 七天的时间过去。 金陵,奉天殿。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殿下,文武分列,以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蹇义为首的文官集团,个个义愤填膺。 “陛下!汉王此举,视国法如无物,视君父如无物!若不严惩,则藩王皆会效仿,国将不国啊!” “擅杀藩属大臣,强占其疆土,此乃不义之师,必为天下耻笑!” 太子朱高炽站在班列之首,微微垂着头,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父皇,二弟或是一时鲁莽,其心或许是好的。还请父皇念及兄弟之情,从轻发落。” 朱棣冷眼看着下面这群人,一群只知道党同伐异的废物。 老二的性子他知道,就是一头犟牛,一把出鞘的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高亢的通报。 “汉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奏表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殿门,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两名太监搀扶着。 几乎是滚着爬了进来,手中高高举着一个黄绫包裹。 “陛下……汉王殿下……奏表……” 话没说完,人就昏死过去。 朱棣心中一动,太监总管三宝连忙上前,接过奏表,呈给朱棣。 朱棣展开,一目十行,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但渐渐地,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眼中那抹猜忌与冰冷,也慢慢融化,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殿下众人,看着皇帝的表情变化,心里七上八下。 尤其是太子朱高炽,他藏在袖中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朱棣看完了。 他没有说话,而是将奏表递给三宝。 “念。” “遵旨。” 三宝清了清嗓子,高声诵读。 那些刚才还慷慨陈词的文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他们仿佛闻到了奏表上那股尚未散尽的血腥味。 当念到高句丽与倭寇勾结的密信内容时。 朱棣冷哼一声,目光如刀,扫过全场。 “一群豺狼,不杀,留着过年?说得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