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朝廷的猜忌-《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第(3/3)页

    北平,一处不起眼的茶楼雅间内。

    于青正襟危坐,他的对面,坐着一名来自漠北的信使。

    信使将江澈的亲笔信,恭敬地递上。

    于青展开信纸,一目十行。

    信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内容却让他心头一沉。

    京城的风声,他早有耳闻,如今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釜底抽薪,借刀杀人……”

    于青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敬畏。

    江澈的计策,总是如此狠辣,又如此精妙。

    他收好信,对信使道:“回复大人,于青明白。”

    信使走后,于青并未立刻离开,他倒了一杯茶,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

    江澈的指令有两步,第一步,制造舆论。

    他需要把一个虚无缥缈的威胁,塑造成悬在大明头顶的利剑。

    樱花国,这个在大明多数官员眼中,不过是些不知礼数的倭寇。

    但在江澈的描述里,他们是潜伏在暗影中的毒蛇,是觊觎中原富庶的饿狼。

    于青的脑中,已经构思好了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有从海商口中流出的“亲眼所见”。

    说樱花国正在秘密打造巨舰,意图染指大明海疆。

    有从高句丽逃难者口中传出的血泪控诉,说樱花国早就与高句丽暗中勾结,汉王殿下此战,是为大明拔除了一颗毒牙。

    甚至,可以伪造一些所谓的樱花国密函,在黑市中不经意地流传。

    这些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只要传播得够广,听的人够多,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届时,朝堂之上,谁还敢说汉王擅开边衅?

    他是在为国除害!

    第二步,则是为汉王表功。

    排那些早已投靠江澈的官员,在不同场合,透露出一些内幕消息。

    消耗私财,为国征战。

    这顶高帽子一戴,谁还能指摘?

    陛下不仅不会怪罪,恐怕还要心疼自己的儿子,说不定还会下旨嘉奖,拨付钱粮。

    如此一来,弹劾自然就成了笑话。

    于青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眼中精光一闪。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大明内部,在文武百官的口中,悄然打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