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非但没有带来暖意,反而让他感到一丝寒意。 他没有直接回户部衙门,而是屏退了随从,换上一身便服,拐进了城南的一家不起眼的茶楼。 雅间之内,早已坐着几位须发花白的老臣。 其中有掌管礼法教化的礼部侍郎,也有负责监察百官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们都是江澈麾下稳健派的代表,此刻个个面色凝重,忧心忡忡。 “郑大人,如何了?” 见郑海进来,礼部侍郎立刻起身问道。 “王爷当真要推行那所谓的公学?” 郑海疲惫地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才长叹一声。 “何止是推行,我看王爷是心意已决,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他将江澈在会上的言论简要复述了一遍,尤其是那句凡我南华夏洲子民,无论男女,皆有权免费入学。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都察院左都御史猛地一拍桌子,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自古圣贤之道,便是为有德君子所设!” “让那些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辈都去识文断字,成何体统?!” “是啊!” 礼部侍郎满脸愁容地附和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并非愚民,而是圣人治世的大智慧!” “若是人人都读了书,有了自己的想法,谁还甘心去种地?谁还愿意去劳作?” “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纲常,岂不是要彻底崩坏?”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雅间内的气氛,一时间压抑到了极点。 他们都是随江澈一路打下江山的老臣,对江澈的忠心毋庸置疑。 但正因为忠心,他们才更无法接受江澈这种在他们看来是自毁长城的举动。 郑海沉默半晌,缓缓开口:“王爷雄才大略,军事上自是无人能及,但治国……与打仗不同,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动!” “蒸汽机、新式火炮,这些是强国之术,我们双手赞成。” “可这全民公学,实在是动摇国本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