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官家发怒,群臣震颤。 当今官家赵佶,在位多年,自从海上与金国人盟约之后,灭辽计划稳步推进。 眼瞅着燕云十六州,将要回归,他一心做着雄主大梦。 现在倒好,江南方腊造反,现在梁山击败官军精锐,更是攻城掠地,大有糜烂地方的场面,这让赵佶如何能平静? 朝堂之上,陷入长久的沉默。 赵佶转过身,坐在宝座上,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鸟屎大小的梁山,为何反复剿灭中,越做越大。 现在倒好,连朝廷的禁军都近乎全军覆没,实在是奇耻大辱。 郓城已丢,若是四面开花,岂不是济州也要陷落? 废物! 当真是一群废物! 这些狗贼,都该死! 国家之计,正是紧要关头,竟然在这时耗费国力,都是国贼! 赵佶胸脯一起一伏,心情甚怒,半晌过后,他俯瞰下方,见无一人说话,当真是气笑了。 “蔡太师,你是睡着了吗?还是年岁太大,耳朵不好使了?”赵佶冷冰冰道。 蔡京赶忙出列,笑着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此是大喜之事啊。” 此话一出,百官面面相觑,简直搞不明白,这蔡京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便是童贯也眯起了眼睛,却不急着说话。 赵佶不怒反笑:“吃了败仗,竟是大喜,蔡太师啊,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见。” 蔡京道:“此战虽败,但是梁山也损失惨重,高太尉尚镇守在济州。 梁山原本缩在水泊中,那里易守难攻,现在他们主动出击,看似眼下占据优势,其实不断分散兵力,每占据一个地方,就要分散兵力。 他们兵将甚少,攻下一个地方容易,可是治理一个地方是极难的。 梁山这么做,看似扩张势力,其实是取死之道!” 赵佶眉头一皱,冷冷道:“以你之意,当务之急如何?” “第一,战败者,需要责罚,王禀战败,乃是大罪!”蔡京平静说道。 童贯在一旁,眼眸微张,王禀是他的人,这蔡京落井下石,不是好东西。 王禀若死了,岂不是伤他的兵马? 这么一想,童贯望向蔡京的眼神,多了几分冷意。 只是官家还没有发话,他自然不好率先表态。 有时候,慢一点,总比快一点好。 也许,人家故意是激怒自己呢? 被人一激,然后急了,只要你急,你就败了。 至于梁山贼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