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她顾不上什么脸面,也顾不上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了。 活下去,带着女儿好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雨过天晴,院子里的石榴树被冲刷得格外青翠。 沈秀兰打定主意,将一万块钱仔细地用布包好,藏在床板底下,然后锁好门,径直去了街口的张婶家。 张婶正在院子里择菜,看见沈秀兰,先是一愣,随即热情地招呼她坐下。 沈秀兰也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张婶,我想请您帮个忙。”她垂着眼,手指绞着衣角,“是不是……是不是有个叫叶昭的,托您做媒,能不能安排我们见一面?” 张婶手里的豆角“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她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秀兰啊,你……你没说笑吧?”她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你这才刚……李文博这才刚走啊!这么急着相亲,你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怕,”沈秀兰抬起头,眼神里没有一丝躲闪,平静得让张婶都有些心惊,“可我更怕我跟招娣没地方住,没饭吃。张婶,闲话不能当饭吃,我是真心想找个依靠,好好过日子的。” 看着她这副不卑不亢、破釜沉舟的模样,张婶心里的那点惊讶也变成了几分佩服。 她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行。叶昭那人我了解,是个实在人,你们见见也好。” 见面的地方约在一家离家不远的小饭馆,不是什么大地方,图的就是个清净。 沈秀兰到的时候,叶昭已经到了。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干部装,身姿挺拔如松,坐在那里,自有一股军人独有的沉稳气度。 他的五官算不上多英俊,但轮廓分明,眼神沉静,皮肤是常年日晒下的小麦色,整个人看起来就透着两个字——可靠。 这和浑身散发着铜臭味、虚伪又浮夸的李文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而在他身旁,还坐着一个看起来七八岁大的男孩,瘦瘦小小的,穿着一件不合身的旧衣服,正低着头,用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戳着碗里的米饭。 听到动静,男孩猛地抬起头,一双眼睛直勾勾地射向沈秀兰,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敌意,像一头护食的幼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