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急忙拉住人询问,很快便搞清楚情况。 “啥?!里头有杨越?!” 这下可好,人群嗡地一下炸了窝,跟着那几个往回跑的土匪,掉头就蹿。 “快走!快走!” 眨眼功夫,破庙外的土匪哗啦一下散了伙。手里的火把连成一条歪歪扭扭的火蛇,朝着远处黑地里游去,很快就没了影。 刚才还喊打喊杀,说没就没了,跟做梦似的。 庙里的人也懵了,都以为今晚要交代在这儿,没成想捡了条命。 等回过神,七嘴八舌就议论起来: “杨越?哪个杨越?” “是啊!那帮家伙听见这名字,跟见了鬼似的!” “莫非是哪个大营里的将军?” “这不能吧,官军不是早就败了吗?” “或许是个幸存的将军也说不定。” 刘县令也稳住了神,先觉出自己刚才露了怯,忙不迭从袖袋里扯出块帕子,胡乱在脸上抹了两把,正了正衣冠,这才皱着眉开口: “这个杨越……本官倒是听过。是个伍长,眼下在鸭城代管县事。” 他话音一落,边上几个女眷先嗤出声: “老爷莫不是记岔了?一个伍长能有这威风?” “怕是同名同姓吧?” “一定是了!” “我记得河东杨家可是正经的书香门第,这杨越莫非是杨家子弟……” 女人们叽叽喳喳猜个不停。 人堆里有个穿青衣的姑娘,瞧着十六七岁,身量高挑,腰上紧束的白绦子勒住柳腰,隔着衣料也显出两条笔直的长腿。 模样生得极好,方才被护在个婆子身后,蜷缩着身子,倒不显眼。 这会儿她却自个儿站直了,轻轻摇头,声音不高,却让乱糟糟的场面静了下来: “方才我看的清楚,那些匪人一听‘杨越’二字,脸上是实打实的怕。 河东杨氏……诗礼传家是不假,可要吓住这些刀头舔血的,只怕不行。 想来爹爹说的没错,土匪口中的杨越,应当就是鸭城那位伍长。” 她侃侃而谈,引来很多人的注目。 商队这边的人都暗自点头,觉得这女人说的太对了,我们伍长跟那个什么杨氏,能有个屁关系。 倒是刘县令很不满,跺脚道:“爰儿!你一个女子,岂能抛头露面?赶紧给我回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