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瞬间明白了。 陛下刚才那番话,那番展示,不是为了吓唬他,而是在告诉他——朕有足够的力量推行任何变法,现在,朕需要你给出那个值得朕动用这份力量的答案! “三日……” 顾长安看了一眼殿外深沉的夜色,胸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干了! 不就是爆肝三天吗?想当年为了项目上线,在公司打地铺的日子还少吗! 他迅速回到御案前,眼中再无半分杂念,只有燃烧的斗志。 吏部有多少冗官可以裁撤?户部能挤出多少银两作为启动资金?漕运总督背后站着哪几位王公? 这些问题,在“过目不忘”和“王佐之风”的双重加持下,开始在他脑海中飞速推演。他就像一台拥有超级算力的计算机,将整个大乾王朝的朝堂信息库调动了起来,疯狂地进行着计算与整合。 …… 与此同时,养心殿内殿。 赵青檀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的,正是从魏征那里“借”来的紫砂酒葫芦。 她饮了一口,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丝惬意。 “陛下,夜深了,可要安歇?”贴身的老太监福安躬身问道。 “不急。” 赵青檀的目光,落在了御案上那份《漕运改制三策》上,淡淡道:“福安,你说,朕这个新科状元,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福安眼观鼻鼻观心,恭声道:“老奴愚钝。但老奴看得出,顾状元是真心想为陛下分忧。” “真心?”赵青檀轻笑一声,“这朝堂之上,谁人不说自己是真心?可能把真心化为利刃,为朕披荆斩棘的,又有几人?” 她顿了顿,拿起那份策论,凤眸中闪过一丝难得的赞许:“不过,他这三策,确实有些意思。尤其是‘改官运为商运’,这想法,连魏征那老顽固都未曾提过。”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给了他三天时间。”赵青檀放下策论,语气恢复了清冷,“三天之内,他若能拿出让朕满意的章程,朕不介意让他这把新刀,去试试漕运那块老骨头的硬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