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棠睨了她爹一眼,一点儿都不想搭理他。 这就是个不着调的,一点也不避讳在自家闺女面前卖他爹娘的赖,且还越说越起劲。 瞟了眼装酒的竹筒,估摸不到家就得见底。 这都老毛病了,只要一沾酒,她爹就开始唠叨她爷奶的偏心、她大伯的自大。 一点都不给二老以及大伯留面子,常常气得爷奶、大伯肝疼。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奈何她爹混不吝,皮不痒肉不痛。 酒醒后就说喝多了闹着玩儿的,等下回,依旧是老样子。 穿过来的这一月,隔三差五的她爹就得来这么一出,现如今她早已习惯,听着就好。 …… 牛车一路晃悠着回到了上河村。 一进村,顾连山扬着一张已经微红的脸,不断跟村道上的乡亲近邻打着招呼。 手中的竹筒都快甩人家脸上去了,生怕别人看不到。 大伙儿的眼神都往竹筒上瞧,想不瞧见都难。 不认得这竹筒的人很是疑惑,老甩着一根竹筒干啥? 多大的人了,还玩竹筒子?! 最后还是那见过青酒的人惊呼出声,认出这竹筒是特意用来装青酒的,大家伙这才回过神来。 好家伙!原来不是人在玩竹筒子,人这是买了北安城的青酒啊! “哎呦呦!连山这是发了不成?北安城的青酒都舍得买了!” “连山兄弟,这是打哪发了财?如今连你都阔气起来了!” “好兄弟,这酒怕要一二百文吧?你这是翻身撞财了?” …… 大伙儿的羡慕声让顾连山笑声不断,嘴里却故作无奈的道: “闺女卖了柴胡根换来的,一百文一斤呢!我说太贵,哪里是我能吃得起的,偏闺女不听,非得买来让我尝尝。” 大伙儿的眼神又转到顾棠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