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北京人口中讲的“爷”字乃是一个敬称,多缀在排行后头,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打招呼时的礼貌用语。金毓柘在家排行老八,便以八爷相称。肩膀上面还有六爷、七爷…………排场不小。 金八爷祖上显赫,乃是天潢贵胄的命格,倘若是按照“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的辈分论起来,八爷得正儿八经的管溥仪叫一声大爷。 只可惜命运无常,当年他还在月窠儿里怀抱着的时候,他溥大爷就被人架着大炮赶出了皇宫,由此一来,铁杆庄稼倒了,底下跟着喝汤的也全没了着落。 可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瘦死的马大,饶是丢了金饭碗,八爷祖上单是靠着租房赁院、变卖家私,也愣是能把四九城里的当铺门槛儿全给踩平了,又这么对付了几十年,一大家子人的日子,照样过得滋润有余。 万没想到,金山银山也架不住坐吃山空。时至今日,家里的老底儿经过多年的吃搬偷拿,早已成了空壳子一个。 一直等到八爷这辈儿,就算是想面朝西北张着大嘴,想喝上两口西北风,老天爷都不给刮。 有道是,穷则思变,老话儿说得好——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更何况金八爷还不瞎,心更活泛。 现如今,八爷就指着两样活计:一是给人“掌眼”,就是鉴定古玩真伪;二是撞大运“捡漏儿”,低价淘换着真宝贝。 甭管是一眼开门的老物件儿,还是民间高手精心做旧的仿品,八爷上手一摸、搭眼一瞧,真假立判!为啥?人家打小就是在古玩堆儿里泡大的!漫说是个大活人,就是块顽石搁他身边熏上二十年,也能沾点灵气儿!耳濡目染,想不会都难。 江湖上讲究“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就这么一来二去,“金八爷”这名号在四九城的古玩行里成了块金字招牌。多少人捧着好东西、揣着真金白银,明里暗里地递,就为了求他老人家金口一开,当众吐出一个沉甸甸的“老”字来。 按常理说,这当间的收益不容小觑,抛开旁的不说,单是捡上一个小漏,搁普通人家吃上个三年五载,保准顿顿吃撑了,还能有余富。 可是这点小钱儿在八爷这里,就多少差点意思了。 一来是打小金山银山堆里长起来的主儿,眼皮子高,仨瓜俩枣的根本入不了眼;二来他手松,钱来得快,去得更快,身边不留隔夜财,图的就是个潇洒痛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