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余宏自穿越以来,经历的最为漫长紧张的研发周期。 整个351厂,以前所未有的高速疯狂运转起来! 林向东的办公室,连续一个月24小时灯火通明。 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窝深陷,桌子上堆满了关于激光信号接收、编码、抗干扰算法的书籍和资料,脚下的垃圾桶里塞满了各种测试失败报废的电路板。 他才刚刚把红外制导和芯片指令制导那套逻辑玩明白,紧接着就必须去啃阿帕奇那套难度更高的半主动激光制导系统! 为了直7的反坦克导弹,他必须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而负责芯片制造的李杰,已经彻底住在车间里了! 他亲自盯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流程,嘴里不断喊着:“提速!产能再给我提升百分之十!” 因为无论是林向东那边的新型制导头,还是机身内部的飞控计算机,再到那一大堆眼花缭乱的电子仪表…… 没有芯片,全都是一堆废铁,巨大的需求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最大会议室已经被改造成了双项目作战室。 左边的墙上挂着直7的设计图,右边则贴满了各种超前到匪夷所思的四代机气动布局草图。 西蒙洛夫和宋文两人,几乎就住在了里面,简直恨不得一个人能掰成两半用! 上午他们可能还在激烈争论直7的旋翼倾角和传动比,下午就要为了四代机的进气道设计吵得面红耳赤! 累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会,醒了抓起一个冷馒头,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设计当中。 赵厂长的办公室电话快被打爆了。 除了351厂原本的几千名生产工人要管,他每天还要扯着嗓子,到处去协调新进驻科研人员的吃喝拉撒! “什么?馒头不够了?” “新调来的专家要住夫妻房?我想办法解决!” 光是这八十多号专家的后勤,就让他忙得脚不沾地,短短一个月头发都白了一半。 而被分配到外围组的那批专家们,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虽然没人告诉他们具体在研究什么,但他们手里分配到的每一个子课题,诸如新型直升机桨叶的复合材料配方、高强度合金起落架的疲劳测试等,其技术深度都远远超出了他们以前接触过的任何项目。 那骨子里属于科研人员的挑战欲被彻底激发出来,每天干得热火朝天,也就不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 至于有幸进入核心组,亲眼目睹了阿帕奇的专家们! 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巨大震撼,更是早已化为了无比强大的干劲! 直-7! 四代机! 任何一样,都是他们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 而现在,这一切就在他们手中,一步一步从图纸变成现实。 一种亲手为兔子打造出无敌空中力量的自豪感,支撑着他们每一个人不眠不休,甘之如饴! 但最忙的,还是余宏。 其他人再忙,也只是负责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唯独余宏,他在总览全局,调配所有人力物力,同时更是所有技术难题的最终解决者。 当宋文和西蒙洛夫为了直-7那根超临界翼型设计的旋翼叶尖,该用何种复合材料,吵得面红耳赤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