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数据总线。 以前的飞机,每一个设备都有一根单独的电缆连到中央计算机,整架飞机内部像蜘蛛网一样杂乱,重量和电磁干扰问题都巨大。 而余宏提出的新方案,是用一根主总线将所有设备串联起来,信息在总线上跑,就像火车在铁轨上跑一样井然有序。 又比如机载设备小型化问题,要在七十年代的工艺水平下,将无数电子元器件压缩到火柴盒大小的主板上,更是难上加难。 好在这些固然算是技术瓶颈,但主要是精密加工和软件层面的问题,对于拥有系统的余宏来说,只需要消耗一定的贡献点,就能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前贡献点:3270点】 “真不禁花啊……” 余宏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但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电传飞控看似困难,但在他看来,只要舍得花贡献点,就能搞定。 因为它本质上是逻辑和工艺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那个最令人绝望的领域。 他转过身,对沉浸在兴奋中的西蒙洛夫和宋文说道: “电传飞控和机载计算机的细化工作,就先交给下面的技术组,保持这个进度,半年内,我要在铁鸟台上看到它运转起来。” “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宋文和西蒙洛夫信心百倍立下军令状。 余宏点点头,缓步走到会议室一块空白黑板前。 宋文和西蒙洛夫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两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 他们都很清楚,一旦余宏在这块黑板上落笔,那将意味着第四代战斗机项目,将正式向着那座最高最陡峭,也是最令人恐惧的山峰,发起冲锋。 会议室内的气氛,悄然改变了。 沉甸甸的压力。 良久,余宏终于抬起了手,拿起了粉笔。 航空发动机。 那个在全世界航空工程师心中,都如同噩梦一般的名词。 全世界各强国,为它交了多少学费,摔了多少架飞机,牺牲了多少优秀的飞行员…… 此刻余宏年轻的脸庞,在头顶白炽灯的映照下,显得无比凝重。 他缓缓转身,平静的目光扫过宋文。 “宋总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搞航空发动机,终极目的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