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明白这一点,内相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嘴角甚至泛起一抹冷笑。 只是,问题还是要解决。 这场农业战线上的封锁,是致命的。 …… 第二天,一场范围极小,级别却极高的紧急碰头会,在红墙内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召开。 与会者只有寥寥数人,气氛凝重。 农林部的一位老部长,眼窝深陷,嘶哑嗓子汇报最新的情况: “内相,各位同志,情况比报告里更严峻,我们几处农垦区去年就下好的拖拉机订单,国外的厂家直接把定金给退了回来……” 工业部的负责人接话道: “我们也组织了技术论证……咱们的东方拖拉机厂,只能勉强生产七八十马力这个级别的。” “更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油泵油嘴、液压传动……我们都造不好,核心零部件还要进口。” “人家一掐断供应,我们自己的生产线都得停摆一半!” 又是让人熟悉的困境。 与会者们的脸色越来越沉重。 一个普遍的共识,渐渐在会议室里弥漫开。 一位德高望重的顾问,沉痛地说道: “事已至此……怕是没办法了。” “我建议,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吧!哪怕慢一点,用五年、十年的时间,我们兔子总有一天……” 话还没说完。 角落里,一名一直负责记录的年轻干事,犹豫再三,还是小声地举起了手。 “内相,我……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内相温和地看向他:“有想法就说嘛,大家集思广益。” 年轻干事涨红了脸,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将手中的会议纪要往前推了推。 “我看昨天发下来的《关于351厂研发成果的技术简报》……” “上面说,五轴数控机床采用了什么数字控制的…呃…液压伺服技术。” “咱们坦克用的大功率柴油机技术和重型变速箱技术,也都在351厂实现了全面国产化突破,技术储备相当深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