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3章 不当血汗工厂,军工反哺民用!-《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第(2/3)页

    一个月后。

    深夜。

    位于中原腹地的洛城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其庞大的厂区之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厂区里每一个车间的顶棚,都挂着手写的红色大横幅。

    “决战一个月,为祖国献上铁牛犁!”

    “质量就是生命,荣誉胜过一切!”

    马光华已经快四十天没回过家了。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青黑的胡茬,身上的工装满是油污。

    他此刻不在自己的厂长办公室里,而是提着一个巨大的搪瓷茶缸,在最高大的总装车间里来回踱步。

    茶缸里泡着能苦掉人牙的浓茶,工人们谁要是打个哈欠,他就立刻端着缸子过去。

    “来!老少爷们儿,喝一口!提提神!加把劲!”

    巨大的车间里,金属切割声、铆接的敲击声、电焊弧光的滋滋声和工人们震天的呐喊号子声,不绝于耳。

    这里的工人师傅,对于制造这种重型履带式装备,可以说是熟稔于心。

    毕竟这个工厂本身就是为生产59式坦克而建,全国都知道一拖的大名。

    当时余宏下放的图纸抵达后,工人和技术员们一看,当场就炸了锅。

    “老马,你看这个!”一位老师傅指着图纸:“这变速箱,乖乖,八个前进档,四个倒退档!这要是装在拖拉机上,什么地它耕不了?”

    “底盘和悬挂也是!这明明就是坦克的底子!太扎实了!”

    从军工到农机,对于他们来说,压根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

    坦克那是什么使用环境?

    枪林弹雨,泥泞沼泽,上山下坡,都得如履平地!

    对可靠性的要求,是拿命来检验的。

    现在把这些经过严苛考验的技术,直接用来造拖拉机,那简直就是用牛刀在杀鸡!

    更别提从351厂紧急支援过来的那两台五轴数控机床了。

    那些过去需要靠最有经验的老师傅,花费数天时间,靠着一双手精雕细琢才能车出来的复杂传动部件。

    现在,一个年轻技术员在面板上输入几串数据,按下按钮。

    机床就开始自动运转,短短几个小时,一个精度远超手工的零件就完美出炉。

    那些一辈子以自己手上功夫为傲的老钳工老车工,现在最爱干的事,就是背着手,一言不发地围在那两台呜呜转动的机床旁,一看就是一整天。

    没人觉得手艺被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