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整个项目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一名助理握着嗡嗡作响的军用野战电话机,小心翼翼地走到他身后。 “余顾问,内相的电话。” 余宏没有回头,眼睛依旧死死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 “就说我正忙。”他头也不抬地回应:“请他有什么事,可以和石总长说,请总长转达。” 现在任何事情,在他看来,都没有眼前的这串关键数据重要。 助理的脸都白了: “余顾问……内相指名要和您通话,而且在等着呢!”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老专家都吓了一跳,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 余宏终于直起身子,拿起一条满是油污的毛巾擦了擦手,接过了电话听筒。 “我是余宏。” 电话那头,内相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传来,简洁明了地将欧洲农机倾销的困境,和国内采购部门的两难处境说了一遍。 “你的看法?”内相最后问道。 余宏听完,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回答简单利落。 “买。” 电话这头,内相拿着听筒,愣住了。 买? “有多少,要多少。” 余宏的声音清晰传来:“前提是,他们的售价确实低于他们本国的生产成本。” 内相的大脑有点跟不上这个思路。 他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说辞,准备和余宏一起讨论如何勒紧裤腰带,去保护自己的产业,结果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答案。 “小余同志!” 内相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 “你是不是不了解这个决定的后果?” “我们如果大量采购进口货,洛城和红星厂刚刚点燃的生产热情怎么办?” “我们自己的拖拉机厂刚刚试产成功,订单要是被抢走,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士气和生产积极性!这不等于是放任我们刚刚萌芽的产业被扼杀吗?” 听着内相发自肺腑的忧虑,余宏反而笑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