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句话,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划亮了一根火柴。 屠达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墙边那张巨大的歼-7M外形图前,目光死死钉在机翼根部。 他脑子里瞬间浮现出余宏给他的那份【基于耦合三角翼-边条翼一体化布局】的天书。 那个一体化布局,现在绝对造不出来。 可是……如果只截取其中关于边条翼来提升涡流增益的设计思想,在现有的歼-7三角翼前面,加上一小片精心计算过的边条,那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它在跨音速状态下的机动性和大迎角控制能力吗?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 屠达一拍大腿,声音都在发抖: “不用全盘照搬,只用其形,借其神!这技术是跨代的,但它的原理是可以降维应用的!” “还有我这里!” 陈坚也激动了起来: “余副厂长那个分布式共形天线我们肯定搞不定,但那个【信号合成与干扰抑制算法】,完全可以移植到我们给歼-8II开发的新式脉冲多普勒雷达上!只要算力跟得上,光是抗干扰能力就能提升一个数量级!” 技术的窗户纸一旦被捅破,思路便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三大飞机研究所的领军人,在这一刻找到了填补那三年窗口期的唯一答案。 用余宏给予的未来技术,去改进强化他们手里的现有装备! “我们的歼-7目前保有量最大的M型,有差不多八十架可以立刻进入改装升级。” 顾勇语速飞快地计算着: “歼-8II的生产线已经准备就绪,只要新发动机和雷达改装方案确定,随时可以开动。” “我估计了一下。” 陈坚冷静地评估道:“用这些技术改进后的歼-7,如果把三代机F-16的标准定为十成,那么它应该能达到三成的战力,而深度改进后的歼-8II,乐观估计……能达到五成,甚至六成!” 三成,五成,六成! 这些数字听上去依旧可怜,依旧处在绝对的劣势。 但相较于之前推演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生存率,这已经是天壤之别! 这意味他们有了还手之力,有了用数量和战术去博取一线生机的可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