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坦克不再只是一个皮糙肉厚的移动炮台了,它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火力投送节点! “搞!立刻就搞!我们连自己的特种兵侦察小组都带上!” “我提议,先不求别的,先做一个最简陋的激光测距-数据链-火控的小系统!哪怕通讯距离只有两三公里也够了!” 当天下午,201所立刻成立了第三代主战坦克超视距打击课题组,所有的资源都向这个项目倾斜。 整个研究所里的人,走路都带着风,连食堂打饭的师傅都能听见,技术员们嘴里念叨的都是数据链、射击诸元这种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词。 而这样的场景,几乎在全国所有军工重镇,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上演。 52所,兔子光学领域的心脏。 年近七旬的王珩所长正带着一群头发花白的研究员,围在一间特殊的恒温车间里,他们的面前,是一块半人高的巨型石英玻璃毛坯。 所有人都在看一份文件,那是复印后加密送达的,《基于无源相控阵技术的全固态雷达基础理论与模块化实现方案》。 “主动变被动,单一大天线变成数千个T/R组件的列阵……”一个老研究员捏着下巴,嘴里反复念叨着,只觉得脑门一阵阵发麻。 “这不光是雷达的事!同志们,这是一种全新的波束控制理念!”另一个年纪更大的老者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把裤子上沾着的玻璃粉都震飞了。 “以前我们想让雷达波指哪打哪,靠笨重的机械转台,吱呀吱呀转半天!” 他指着那块巨大的玻璃毛坯,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激动。 “现在,余宏委员给我们指了条新路!用数字移相器来控制波束指向!不用转天线,只用调整阵面上每个小单元的相位,就能实现微秒级的扫描!” 整个车间,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瞬间爆发出一阵难以置信的议论声。 “这要是实现了……咱们给战斗机做的火控雷达,不就可以同时锁定多个目标了?!” “什么火控雷达!往大了想!咱们的地面远程预警雷达,跟踪洲际导弹弹头再入轨道的精度能提高一百倍!” 王珩所长一直没说话,他只是双手插兜,绕着那份文件走了三圈。 当他重新站定时,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迸发出骇人的神采。 “这!就是我们光学领域一直想搞却没搞成的光学相控阵的电子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