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内相这番话如洪钟大吕,让在场所有人都从对外胜利的喜悦中,回归到了最核心的本质上。 是的,那些外部的利益都是水上的浮萍,只有自己国家的工业能力、科研能力这艘大船本身足够坚固,才能在世界的大风大浪里行得更远。 “还有。”内相继续补充道: “咱们现在国内的形势也是一片火热。” “余宏推动的国家能源计划,第一批火电站已经开始发电了,解决了好多地方的用电难题。” “配套的公路、铁路基建也在热火朝天地搞。” “等鹰酱的那些生产线一落地,直接就能开足马力生产!” “咱们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将会一天一个样!” 这种全国上下都在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感觉,才是让这几位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最满足的。 曾经那个遥不可及的伟大复兴梦想,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大首长感叹道: “这个余宏功劳太大了,简直就是咱们的定海神针。” 大首长拿起桌上红色的保密电话机听筒: “所以啊,这个军备,卖还是不卖,还是得问问他。” “主要是,要防着鹰酱拿咱们的东西去仿制,要是让他们学了去,反过来对付我们,那可就麻烦了。” …… 351厂,飞机研究所内。 余宏正俯身在一架还只有骨架的战斗机前,他手里捏着一张工艺图纸,正跟旁边的西蒙洛夫讨论一个机翼承力结构与机身的连接问题。 以70年代的材料学和制造工艺,要完美实现他图纸上那种高度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极其困难。 有时候一个焊接点的强度不够,或者一个零件的公差大了零点零几毫米,都会导致整个部件报废。 大部分时候,余宏都是靠着自己的知识,指导这些全国最顶尖的工匠们一点点摸索着改进工艺。 实在绕不过去的坎,他才不得不趁人不注意,偷偷动用系统,将那块零件强行制造出来。 还好,简朴寨这场辉煌的胜利,又给他提供了一笔丰厚的贡献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