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信并非源于他麾下士兵手中的1A1自动步枪,也不是来自后方炮兵阵地上那些崭新的IFG 75/24毫米山地榴弹炮。 他的底气,全部来自那些由两人组成,散布在队伍中的特殊小组。 那些小组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军绿色金属箱子。 “报告!07号哨塔有情况!” 电台里传来侦察兵冷静的声音。 在过去,这句报告会意味着战斗,意味着需要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去啃下那块硬骨头,意味着流血和伤亡。 但在今天,流程被彻底改写。 前方的战斗小队立刻停下脚步,在原地构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 而在他们后方两公里外的一处山坳里,一个竖琴侦察小组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打开箱子,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架设好了一台外形方正的雷达。 一名士兵转动旋钮,为设备供电,平板状的天线随即开始发出细微的机械转动声。 另一名士兵则紧盯着巴掌大的单色显示屏,屏幕上一片杂乱的雪花点中,很快出现了一些稳定移动的绿色光标。 “锁定信号源,坐标073-455,八个移动目标,正在哨塔二层石制掩体后集结,疑似伏击部队。” 操作员冷静地报告着屏幕上的数据,他的声音通过军用电台,直接传到了十五公里外的炮兵指挥部。 整个过程没有惊动任何人,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从躲藏的猎手,变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 五分钟后。 轰!轰!轰! 三发75毫米榴弹拖着尖锐的哨音,从漆黑的天际坠落,精准地砸进了07号哨塔的顶部。 坚固的石制工事瞬间被爆炸的巨力撕开,灼热的冲击波将里面的八名丹国士兵连同他们手中那支还没来得及上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同掀飞了出去。 当拉曼的部队兵不血刃地抵达哨塔时,看到的只有还在冒着青烟的碎石和残缺不全的尸体。 一场伏击战,在发起之前就已经结束。 一直以来,困扰白象国的最大难题,如何在崎岖山地中应对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与治安战,在竖琴雷达面前,变成了一个无需再考虑的伪命题。 山地不好走,坦克和装甲车上不去? 没关系。 士兵徒步推进即可,任何藏匿于山间的威胁都会被提前清除。 蛙跳战术直升机数量不足? 也无妨。 Mi-4和Mi-8直升机不需要发动大规模的集群空降,只需要将作战部队像下棋一样,一个个投放到被肃清的关键高地上,就能建立起稳固的支撑点,将战线步步为营地向前压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