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语气沉着而冷静。 “同志们,这件事很复杂,需要谨慎对待。”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 “有几个非常现实的不利因素,我必须先说出来。” “第一,历史遗留问题。”石总长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简报: “我们在座的都清楚,丹国和我们的关系并不好。” “历史上因为边境问题,双方的摩擦一直没停过,他们的国内舆论对我们也不友善。”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贸然介入,国际上,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眼中,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很可能会被西方媒体解读成帝国主义,这于我们团结大多数的长期国策不利。” 他的话很有分量,杨部长和内相都点了点头。 接着石总长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大军事地图前,拿起一根长杆教鞭。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军力投送问题。” 他的教鞭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丹国与白象国接壤的区域。 “请看这里。” “白象国发动进攻的正面,紧邻他们的西里古里走廊,那是他们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网极为发达。” “他们可以在一周内,将一个整编军的兵力和物资投送到前线。” 随即,教鞭缓缓移动,划过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点在了兔子与丹国的边境线上。 石总长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而我们这边,是高原,是雪山,是全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能够抵达边境的只有两条盘山公路,其中一条一年里有大半年都会被大雪封锁。” “在这种地形下,想要保障一支师级规模部队的作战补给,需要我们付出至少一个军规模的后勤力量。” “两相对比,兵家常说的地利,完全不在我们这边。” “一旦开打,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 “如果我们倾尽全力支援,最后却因为后勤不济而输掉了,那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军队刚刚在东南亚打出来的威望,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教鞭被他放回原处,发出一声轻响。 石总长坐回座位,端起面前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第三点,长远来看,帮丹国的收益也不大。” “就算我们成功逼退了白象国,丹国就安全了吗?” “不,只要地缘格局不变,它就永远暴露在白象的利爪之下,我们将不得不对其进行长期的军事援助,甚至是永久性驻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