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起初,屏幕上代表信号源的频谱图一片平缓,只有一些民用频率的微弱杂波。 但就在无人机越过一道山脊后,屏幕上的频谱图猛地向上弹起,数个极其刺眼的信号尖峰,赫然出现在特定频段上! 操纵员的食指轻轻敲击了一下旁边的确认按钮,一个放大的信号特征图立刻弹出。 那独特的信号脉冲重复频率和发射功率,信号源亮度极高。 在操纵员眼中,那漆黑的战场上,这些信号源就如同深夜旷野里点燃的十堆巨大篝火,醒目到了愚蠢的程度。 “发现目标,01至10号。” 他没有一丝激动,只是用训练了无数次的平静语调,将情况通过内部数据链上报。 “坐标已锁定,目标共十个,呈扇形部署在敌军炮兵阵地前沿,各信号源间隔约三百米,与光学侦察画面初步交叉验证,判断为敌军炮兵团防御前哨。” 这十台竖琴雷达,本是师长拉曼用来防备丹国游击队袭扰炮兵阵地的。 那些待在雷达保护圈里的白象国士兵,正百无聊赖地靠在弹药箱旁,脸上洋溢着对技术代差的绝对自信。 他们丝毫不知道,正是这些被他们视若神明的先进设备,在敌人更高维度的感知系统里,为他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标注上了一个清晰而精准的死刑坐标。 “坐标下发至各炮兵小组。” 命令通过加密数据链,瞬间从通信中心传达到了分布在城市各处,一百名兔子国炮兵顾问的无线电对讲机上。 一处被炸塌了半边的服装店废墟里,一名顾问听完坐标,随即开始快速地调整107改发射器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他身后的两个丹国士兵紧张地看着他。 顾问调整完毕后,指了指发射器上的瞄准标尺,对他们用简单的丹国语说: “看这里,把你们的炮,调成和我这个一模一样。” 那两名丹国士兵甚至不知道自己瞄准的是什么,一片漆黑的远山在他们眼中没有任何区别。 但他们不需要知道。 纪律是军人的天职,听从命令就可以。 他们依样画葫芦,手忙脚乱地转动着摇柄,将自己的发射器也对准了同样的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