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种无奈,那种屈辱,深深地刻在每一个空军战士的骨子里。 而现在,这一切都将被改写! 空军司令部,司令员张发的办公室里,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军,看着电视上不断重播的歼-10演习画面,虎目之中,竟然泛起了泪光。 他想起了那些年,一个个优秀的小伙子,因为飞机的性能不行,在训练中,在对抗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他想起了每一次在边境上,被外军的电子战飞机干扰得通信中断、雷达失灵,只能靠着目视去寻找敌人时的愤怒。 他还想起了,在某次外交谈判中,对方的空军代表,轻描淡写地嘲讽他们的飞机是博物馆藏品时,他那攥得发白的拳头和火辣辣的脸! 而现在,有了歼-10! 有了这款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在信息化协同作战上远超他们的战斗机! 过去所有的屈辱,所有的忍气吞声,在这一刻,都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好…好啊…” 张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机场上整齐排列的那些老旧战机,声音微微颤抖。 “咱们的空军,终于站起来了!” 一行滚烫的老泪,再也抑制不住,顺着他脸上的皱纹滑落下来。 这一天,他等了太久,牺牲了太多。 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351厂飞机研究所这个名字,在全空军战士的心中,已经成为了圣地一样的存在。 而在每一个年轻飞行员的宿舍里,墙上贴着的那些电影明星海报被悄悄撕下,如今是一张张他们自己手绘的歼-10图。 在这些图纸的旁边,两个名字被用最工整的字迹,郑重地写了下来: 余宏。 宋文。 …… 351厂,8610工程核心机库。 余宏刚刚结束了针对8610原型机,也就是他心中定下的那架歼-20,进行的最后一轮模拟调试。 调试的核心,正是在它那独特的双座驾驶舱内。 与后世F-22那样的单座不同,这架歼-20,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了双座,多出来的那一个位置,不是为了多塞一名飞行员,而是为了安放一名武器和信息系统操作员。 这名操作员面前的操控台,便是这次升级的核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