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号机场主跑道尽头,五架通体深灰色的歼-20,以标准的箭头攻击队形,静静地趴伏在那里,淡白色的发动机热流在机尾喷口上方扭曲了空气。 空军副司令员王威就坐在01号原型机的驾驶舱里,他的右手稳稳地搭在侧置操纵杆上。 透过强化的座舱玻璃,他能看到停机坪边缘、指挥塔、甚至是机库门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于此。 宋文总师双手攥着望远镜,镜片都快贴到了眼眶上。 他的身边,屠达、顾勇、陈坚这几位各大研究所的顶梁柱,同样一动不动。 这是全世界第一次,有五架第四代战斗机同时出现在一条跑道上。 即便全世界的其他国家都还不知道这震撼一幕的发生,王威也知道它的分量。 他的身后,是02到05号机的四位战友,他们都是从全空军几十万人中遴选出来的精华。 此刻,通讯频道里除了平稳的呼吸声,再无他响。 塔台传来余宏本人清晰冷静的指令: “天枢编队,准许起飞。” “天枢明白。”王威回答。 他推动节流阀,01号机开始滑跑。 半秒后,02到05号机以完全相同的动作,同步开始加速。 五架合计超过二百吨重的战争机器,动作整齐划一,没有毫厘之差。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撕裂了机场的寂静,在跑道上汇聚成一道滚滚的雷霆。 五道蓝色的尾焰直刺天际,机体拉起的白色涡流在翅膀边缘清晰可见。 它们不是一架接一架地爬升,而是以贴在一起的恐怖间距,作为一个整体,凶悍地扎向了蔚蓝的天空。 短短一分钟,机队已经爬升到了一万米的高空。 云层在脚下舒展,阳光刺眼。 王威调整着呼吸。 测试科目是编队协同,这是每一支新机队都必须练习的基础。 “保持楔形编队,间距三百米。”王威下达指令。 这是教科书式的三代机编队要求,长机在前,僚机在两侧靠后,方便互相目视观察,互相掩护侧翼。 耳机里传来另外四名飞行员的应答,整个机群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拉扯着,动作平稳地组成了完美的队形。 “编队姿态稳定,各机汇报情况。”王威照例问道。 “天枢02号正常。” “天枢03号正常。”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