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说完了。 办公室里再一次恢复了平静。 余宏静静地看着他。 然后,笑了。 “我等您这句话很久了。” 他转身,从一沓图纸的最底下,抽出了一份并非工程图纸,而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化学分子式、物理公式和逻辑电路图的A4纸手稿。 他将这份手稿,轻轻地放在了黄旭面前。 标题处,是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关于黄光区光刻机及配套光刻胶研制备忘录》。 黄旭伸出有些僵硬的手,拿起那几张薄薄,却无比沉重的文件。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复杂的结构式和算法。 他的瞳孔再次开始收缩。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空想家,一个只会画蓝图的天才。 而是给他指出绝路之后,又已经为他在这条绝路上,凭空架起了第一座桥的领路人。 “黄工。” 余宏的声音在办公室里缓缓响起。 “巨浪号,是我们能跟强权平起平坐的资格证。” “而我们手上的这艘攻击型核潜艇……” 余宏注视着黄旭的眼睛。 “它关乎洗刷国耻,它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被动防守转向主动出击的全部期望,它是兔子手中第一把能主动伸出去的利剑。” “它必须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他拿起桌上那份刚刚定稿的攻击型核潜艇总体设计书,在封面最上方,用那支红色铅笔,郑重地写下了三个大字。 长征号。 “180天之后。”余宏掷地有声:“长征号的技术冻结必须完成,巨浪号下水形成威慑的那一刻,就是长征开始铺设第一块龙骨的时刻。”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