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微型化集成,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更简单。” 他的话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高精度七轴/九轴加工中心、100纳米光刻机。这些举国模式下,为了长征号两大核心技术配套攻关的底层工业母机,最近三个月,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用这些设备,我们可以将过去的电路板,用精度高两个数量级的方式,集成到半导体基片上去。” “我们也可以用一次性精密铸造成型技术,生产出强度更高、结构更合理、耐压性更好的潜航器外壳。” 他看着那位主任的眼睛。 “具体的图纸和工艺流程,明天一早,我会放在你的办公桌上。” “你需要做的,不是去想能不能行,而是组织全厂最优秀的技术工人,按照图纸,把它百分之百地给我复现出来。” 那位主任拿着铅笔的手停在了半空,他怔怔地看着余宏,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缺氧。 他这才意识到,他和其他人的思维,跟余宏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对于第三个通讯问题,余宏笑了一下。 “水声通讯肯定不能当主力,它只能作为备用,你们难道忘了J-20和北斗是怎么通讯的吗?” “主通讯方案,依然走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 他在白板上,龙飞凤舞地又写下两个词: 【蓝绿光短程通讯】、【微型量子通讯收发器】 “潜航器之间的组网,用水下穿透性最好的蓝绿激光。激光的方向性极好,只要不是恰好对准了敌人的接收器,它就根本无法被窃听和破解。用编码脉冲的方式传递信息,带宽足够用了。” “至于母巢对整个蜂群的指挥,用微缩版的量子通讯。” “一个长征号潜艇,就是一个移动的量子网络基站。每一个潜航器,只要在通讯范围内,随时可以被母巢点名进行超远距离操控和信息回传。信号延迟?没有延迟。信息安全?绝对安全。”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 蓝绿光、量子通讯……这些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般的技术,从余宏嘴里说出来,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