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会议室里,只剩下余宏一人。 他没有离开,只是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 那些激动的专家们已经离去,空气中残留的狂热正在慢慢沉淀,他的大脑却没有停歇。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副电子沙盘。 那张图上,不仅仅有代表军事力量的光点,更有代表着商业船队的,密密麻麻的绿色航线。 蜂群系统,当然是配给长征号攻击型核潜艇的最强之矛。 可是,不对。 为什么要等长征号造出来? 长征号的工期,再怎么极限压缩,那也是以年来计算的单位。 主体建造、核反应堆安装、管线铺设、静音瓦粘贴……哪一项不是吞噬时间的巨兽? 而无人潜航器呢? 固态硫化物锂电池有化工部兜底、微型化集成电路有自己的100纳米光刻机支撑、简单的蜂群算法自己一个晚上就能写完。 它的生产难度,与一艘数千吨的核动力潜艇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一条独立的生产线,只要调试完成,一个月就可以产出几十甚至上百个。 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把这柄锋利的武器,锁在剑鞘里? 海军。 余宏的脑中浮现出当下海军战士们的影像。 那是一群朴实、勇敢、忠诚的士兵。他们学习的是火炮测距,是机械维修,是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保持船身的稳定。 但是……他们有几个人,摸过精密的电子操纵杆? 有几个人能看懂声呐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瀑布图? 有几个人能理解“量子通讯加密信道”、“分布式节点”这些名词? 一个都没有。 这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