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山脚下的补给点到他们的阵地,直线距离不到三十公里,一个来回,人畜都要走整整四天。 中途跌落山崖,或者被活活冻死在雪地里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战士们每天的口粮,就是一把炒面,就着一口雪。 而弹药,比粮食更金贵。 阵地上的两门75毫米山炮,就剩下最后十二发炮弹,那是一名连长带着三十多个人,用绳子把弹药箱绑在身上,从雪坡上硬生生爬了三天才送上来的宝贝疙瘩。 他永远忘不了,他下达给所有前沿哨所的那道死命令。 非敌抵近三十米,不准开枪。 每一颗子弹,都是山下无数人用命换来的。 那个冬天,他的部队没有被敌人打垮,却有超过五分之一的战士,因为冻伤、饥饿和高原病,再也没能走下那座山。 战争结束后的战报分析会上,他用红蓝铅笔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地图前,只说了一句话。 打赢一场山地战,后勤占七成,火力占三成。 可他们的后勤,从一开始就是断的。 为了弥补这个深入骨髓的短板,这些年,整个陆军都在拼了命地想办法。 余宏同志给出的直-7中型直升机,是个巨大的惊喜。 把这种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拆掉了武器挂架,改成运输型,一次也能吊起一门122毫米榴弹炮,或者一个班的士兵。 余宏同志搞出的全地形车,更是在崎岖山路上如履平地,让曾经寸步难行的边防线有了基本的运输保障。 这些都很好,极大缓解了陆军的心腹大患。 但是,那位副总长比谁都清楚,这些都只是缓解,不是根治。 一架运输型直-7,运力终究有限。 一次紧急调动,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投送,需要上百个架次的飞行,整个直-7机队都要动起来,效率依然称不上高。 而全地形车,终究还是要在地上跑的,还是要看路况的。 敌人的炮弹能炸毁公路。 敌人的空袭能摧毁铁路桥。 鹰酱的航母能在海上封锁他们的补给船队。 可现在…… 副总长猛地抬起头,那张黝黑的脸上,狂热的光芒压过了所有的震惊。 没有任何运输路线! 它不需要公路,不需要铁路,更不需要小心翼翼地绕开敌人的海军基地! 天空,就是它唯一的路! 它的飞行路程是多少?他清楚地记得报告上那个让他当时以为是印刷错误的数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