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适应山区的作战环境,他将这具瞄准镜的主体设定为固定四倍放大。 这足以让一个普通士兵在三百米到五百米的距离上,清晰地观察到大部分威胁。 这还不够。 他在瞄准镜的顶端,又设计了一个由氚光管提供能源,无需电池便可实现永久自发光的红色光点瞄准器。 当士兵从山区进入村庄巷战时,他只需要稍微抬高视线,便能用这个红点完成五十米内的快速概略瞄准,而不需要再去适应主镜头的放大视野。 远近结合,瞬间切换。 余宏停下笔。 还是不够。 只是放大和快速瞄准,鹰酱和毛熊自己也能用笨重的外挂设备去实现,这还构不成无法拒绝的诱惑。 他闭上眼,在系统的资料库里搜寻了片刻。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他的笔尖落在了瞄准镜分划线的位置上。 他在传统的十字分划线基础上,增加了一组特殊的弧线标尺。 说明书上会这样写,当一个身高一米七五的士兵的全身刚好被容纳在这条弧线的上下两端时,他与你的距离,就是四百米。当他的半身被容纳时,距离就是两百米。 这是脱胎于后世SVD狙击步枪瞄准镜的快速测距功能,但被余宏极大地简化了。 这意味着,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复杂训练的普通士兵,也能够大致估算出自己与目标的距离,而不需要依赖猜测和感觉,这对于提高步枪的命中率而言,是决定性的! 他拿起红色的铅笔,在图纸的一侧写下标注。 微光增强镀膜技术。 这是一项源自系统的低成本技术,它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夜视,但足以让这具瞄蒙镜在黄昏和黎明这种光线最恶劣的环境下,比肉眼看到的景象清晰明亮五到十倍。 一个集成了四倍镜,红点镜,快速测距仪,微光增强功能的光学仪器。 当一名鹰酱大兵还在用M16那原始的机械准星费力地瞄准一个三百米外忽隐忽现的目标时。 另一个士兵,可以从容地锁定他,估算出距离,然后冷静地修正弹道,扣动扳机。 这种由技术带来的单方面屠杀,任何一个指挥官看到后,都将无法入睡。 画完瞄准镜,余宏的手没有停下,紧接着开始画第二个配件。 他在枪管下方的导轨位置,设计了一个外形粗壮的前置垂直握把,主体采用了高强度工程塑料以减轻重量。 他将其命名为一体化战术握把。 它的功能很简单,在握把的侧面,有一个尺寸很大的按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