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在赊县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土地,这一切都是因为郡主善心善举。 我们五百流民在赊县修了一座郡主祠,世世代代铭记她的恩德。 如今赊县粮食大丰收,我们今日入城就是来卖麻薯的。 大家以后想要买麻薯,尽管找我们赊县陈家兄弟。 保质保量,送货上门。” 说话的汉子一身腱子肉,果然是陈大牛陈二牛兄弟俩个。 看来赊县最早的一批麻薯收上来了,那些麻薯供给整个赊县的口粮还绰绰有余。 陈家兄弟带着村里面身体强健的年轻人,将麻薯拉到洛京售卖。 因为价格便宜,物品新奇,竟然一上午就卖完了。 陈家兄弟跟村子里的小伙子无不喜笑颜开。 这是半年前还住在城墙根下面,朝不保夕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此听到别人议论永安郡主,那他们必须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更多的人点头夸赞,城外的流民最后跟着赊县的胡大人走了,大家都是知道的。 没想到这个善举,是永安郡主在背后促成的,这可是天大的功德啊。 崔珩在二楼的包厢里,听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没想到他的阿芙,群众基础这么牢固,看来他是杞人忧天了。 然而一片夸赞声下面,一个突兀的声音道 “永安郡主沽名钓誉,做这些事情,无非就是想博一个好名声,来掩盖她是一个罪臣弃妇的身份。 她那个死掉的夫君,可是被她亲手检举揭发的。 女戒有言,女子出嫁从夫。 她如此坑害自己的亲夫,可见心肠何其歹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