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疯了吗?!” “皇上,此言差矣!” 张飙立刻叫屈: “民间借贷,风险自担。我们这反贪局,追缴的可是国库赃款,是帮皇上您赚钱!” “这三成利息,看似高,实则是对皇上您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也是对反贪局上下的一种激励!” “到时候,大家都想着早日还款,才会更加卖力查案啊!” 他在偷换概念,把高利息说成了‘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 老朱皱着眉头,心里飞快盘算: 【五万两,一年利息一万五千两,若是真能追回十万两赃款,扣掉本息,还能净赚四万多两……这……】 看着老朱越来越心动,张飙又加了一把火,祭出了更超前的金融概念: “皇上,如果您还觉得不保险,臣还有一个‘对赌’方案!” “对赌?” 老朱再次被新名词砸晕。 “就是咱们立个约定!” 张飙解释道: “这五万两,算皇上您入股反贪局!占三成干股!以后反贪局所有追缴的赃款,扣除成本后,三成直接进入您的内帑!” “这叫‘利益捆绑’,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如此一来,反贪局查得越多,皇上您赚得越多!查不到,您也就损失五万两本金,但若是查到了大鱼,那收益可是源源不断啊!” 张飙的声音,极具诱惑力,不断冲击老朱那可怜的金融知识: “皇上,您这就相当于用五万两,投资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反贪基金’!” “它将来带来的回报,可能远超您的想象!这可比把银子放在库里生灰强多了!” 老朱被这一连串的‘投资’、‘对赌’、‘干股’、‘基金’砸得头晕眼花。 他本能地觉得这里面有坑,但张飙描绘的一本万利、源源不断的美好前景,又像是一只钩子,不断挠着他的心。 尤其是‘反贪基金’、‘利益捆绑’这些词,让他隐隐觉得,似乎能把张飙这匹脱缰的野马,用利益的缰绳稍微拴住一点。 他死死盯着张飙,试图从那张惫懒的脸上找出欺诈的痕迹,但张飙的眼神‘真诚’得就像刚出炉的红薯。 “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如今民心可用,舆论已成,正是反贪局出手的最佳时机!” “若因这区区五万两经费而错失良机,让蠹虫得以喘息,将来再想查,恐怕耗费万金亦难有成效啊!” “请皇上,圣裁!” 说完,他直接摆出一副‘我已经尽力了,就看您有没有魄力’的姿态。 老朱看着他的样子,心痒难耐。 而华盖殿则再次陷入死寂。 只见老朱背着手,在御案前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内心似乎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给?实在肉疼,而且这疯子拿了钱,指不定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不给?这疯子说的似乎又有几分道理,万一真能查出点东西,追回赃款,甚至撬动吏治…… 杀了?倒是痛快,但后患无穷…… 不知过了多久,老朱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眼神复杂地看向张飙。 那眼神里混杂着肉疼、怀疑、无奈,还有一丝被逼到墙角后的决断。 “好!” 老朱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脸上露出肉疼又期待的矛盾表情: “咱就信你这一回!五万两内帑,咱借给你!不,咱……入股!” 他选择了听起来更占便宜的入股方案。 “就按你说的,三成干股!” “以后反贪局追缴的赃款,扣除你那什么成本后,三成归咱内帑!” “皇上圣明!” 张飙心中狂笑,脸上却是一片敬佩: “皇上果然有魄力!有眼光!此举必将载入史册,成为君臣合作、金融创新的典范!” 他一边拍着马屁,一边心里吐槽: 【老朱啊老朱,你还是不懂啊!‘扣除成本’这水可深了!】 【到时候我说成本五万两是一两,还是十万两,那可就是我说了算了!】 【这三成干股,嘿嘿……】 老朱看着张飙那副‘奸计得逞’的样子,气得牙痒痒,又忍不住厉喝道: “张飙,你别高兴得太早!咱的话还没说完!” “三个月!咱只给你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内,你若查不出任何一桩像样的案子,追不回让咱看得过去的赃款,证明不了你这‘反贪基金’的价值……” 老朱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 “咱不仅收回本金,你这反贪局立刻解散!” “你之前所有狂悖之言,咱都会跟你一一清算!到时候,就不是‘裸禁’那么简单了!” “听见没有?!” 这是最后的底线和警告。 张飙面对老朱的杀意,笑容不变,躬身一礼,声音带着无比的自信: “臣,张飙,领旨!谢皇上投资!” “皇上放心!三个月内,臣定让您这五万两本金,变成十万两、五十万两,源源不断地流回您的内帑!” “若不能,臣提头来见!” 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山。 老朱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那点不安再次被对巨额回报的期待压了下去。 他挥挥手,像是要赶走什么晦气东西: “滚吧!云明,带他去内帑支取五万两!记清楚账目!” “奴婢遵旨!” 云明连忙应道。 张飙再次行礼,然后转身,准备跟着云明去拿钱。 然而,就在这时,老朱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猛然大喝:“站住——!” 张飙心里一咯噔,暗道不会吧?你这么快就反悔了? “不知皇上.你还有什么吩咐?”张飙机械似的扭头回望老朱。 只见老朱死死盯着他,半晌,才开门见山地道: “张飙!你搞出来的那些破事!闹得现在满城风雨,人心浮动!你让咱这大明朝还怎么安稳?!” “朝廷不稳,天下大乱,你还查个屁的贪腐!到时候第一个被乱民撕碎的就是你这‘张青天’!” 老朱这话是半威胁,半事实。 舆论这把火已经被张飙点燃了,如果控制不住,烧塌了朝廷的威信,引发动荡,别说反贪局,整个大明都可能陷入混乱之中。 到那时,张飙这个始作俑者,绝对是各方势力“清君侧”的目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