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由朱标亲自出手,他们自然不敢有任何反抗。 然而朱允炆不仅性急,手段更是毒辣! 上来便废黜数位王爷为庶人! 甚至还将那位自幼与他一起长大的湘王,逼得走投无路而死。 那可是他的十二弟啊! 朱棣一想到性情温和的十二弟,心中便一阵绞痛。 不仅如此,朱允炆还追赠湘王为“湘戾王”。 这口气,怎能咽得下?! 各地藩王无不人心惶惶。 在那种情形下,不反就是等死! “十二弟啊……” 朱棣叹息一声,旋即轻轻一笑,道: “这侄儿,倒是与父皇一般狠厉。” “若非他步步紧逼,我岂会起兵造反?” “………”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一旁默然无语。 他们也曾在靖难之战中立下功勋。 若非身陷绝境,谁愿意背负叛臣之名? 当时,建文帝的屠刀已经高悬在燕王府满门之上! 若非父皇既能忍又敢断, 只怕此刻他们坟上的野草,早已随风飘摇。 …… 洪武时期! 老朱盯着天幕,没有明显情绪波动。 朱标身死后,他真的把皇位交给朱允炆? 细细揣摩之后,竟觉得这是自己会做出的决定。 可自己……总不至于愚钝至此吧。 允炆年纪尚轻,尚未在朝堂扎下脚跟。 自己自然要为其排除险阻,好令他平稳登基。 甚至提前备好后路,以备未来突变之需。 为何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更何况—— 视频里朱棣的那番内心独白,也明显能看出他无谋反之心。 那么,传闻中的燕王骑兵,到底从何而来?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扫了朱棣一眼。 此刻,朱棣仍旧跪在殿前。 当他听见自己在天幕中最终所说的话,才慢慢吐出一口浊气。 父皇!您看见了吗?儿臣当真无二心啊! 天幕继续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紫禁宫内钟声震天。】 【年方二十一的朱允炆登上皇位,承继大统,改元建文。】 【建文帝登基后的首项政令,便是对诸王动手,谁知这柄削藩之刃,竟成了斩向大明心脉的屠刀!】 【这场席卷天下的靖难之战,其实正是太祖当年分藩布政所埋的祸根。】 【太祖朱元璋将二十余位子嗣分别封藩,其中朱棣镇守的北平,尤为关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