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明! 在奉天殿内,众人目光紧随燕王军队南下的消息—— 显然已然预见接下来的一切。 老朱脸色愈加阴沉,心头愤怒如同滚滚暗流。 这真输了?! 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竟然连老四都敌不过? 这么一场戏剧性反转,真让老朱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 这场靖难之役的最终结果,不仅暴露了他选朱允炆为继承人的严重失误。 更揭示了他滥杀功臣所带来的巨大后果。 可他能怪谁呢? 他也是想让孙子稳稳掌权,结果却没料到老四竟然叛变。 想到此,老朱一阵愤怒翻涌,体内气血不顺,几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老四,你,再过来!” 朱棣一脸阴沉,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不甘,却依旧走向父亲。 “爹,允炆打不过我,你也不能拿我撒气吧?” 在一旁的长子朱标看着局势,忍不住上前一步,拦住了父亲: “爹,事已至此,何必将怒气发泄在老四身上?” “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岂不是你亲自栽培的吗?” “我大明能有朱棣这样的藩王,乃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如果能避免这场靖难之役,把他的才能放在边疆岂不更好?” 朱标的话语,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让老朱的脸色稍稍缓和。 他心中暗自叹息,老四确实是好材料。 若非这场战乱,能发挥的空间定会广阔。 朱家继承的血脉中,果然没有孬种。 老大朱标稳重贤明,治国安天下; 而老四朱棣英勇善战,征战沙场。 若非是父子对抗,老朱定会为此骄傲不已。 只可惜这场靖难之役,是叔侄内斗,而非外敌入侵。 如果这场战争的敌人是他国—— 老朱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老四,给予他掌声和喝彩。 但这场兄弟之争,让老朱看到了朱棣的过人之处:他确实是个出色的将才! 若把他放到边关,定能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保卫江山。 老朱不禁深感忧虑,想着自己的身后事。 只要老大稳坐皇位,老四再如何有能,也难以撼动江山。 如此,便能避免内战,避免动荡,保证大明百姓安宁。 …… 永乐时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