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太子的行事风格则显得更加宽容仁爱,主张温和处理争议。 若太子继位,新的法度和政治气候必然会发生变化。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如此,父皇时常对官员处罚过重。 等他继位后,必定会重新审视并修改那些过于严苛的律法。 【朱标若未死,洪武时期的许多功勋将领也会得以保全。】 【朱标具备驾驭这些重要人物的能力。】 【他与许多将领关系亲密,这些将领也将成为他稳固皇位的重要力量。】 【在朝堂之上,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平衡将更加和谐。】 【朱标会避免文官集团过度壮大,防止其势力对皇权产生威胁。】 【朱标深知文治的重要。】 【他将赋予文官更多的政治地位。】 【尊重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而武将则专责边防和军事事务。】 【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得朝堂不至于偏向任何一方势力,避免党争激化。】 【同时,这也将避免大明帝国进入如后来的“易溶水”之局。】 听到这里,大家都深陷沉思。 是啊,父皇晚年为了扶植孙子朱允炆,几乎将那些开国功臣—— 除去,特别是很多有功的武将。 这也导致了朱允炆继位后,面临了无人可用的窘境。 特别是在应对燕王之乱时,缺乏得力的将领。 然而,这一举措还可能引发另一个严重问题。 那就是,文官集团的权力可能会过于膨胀! 无论在任何朝代,武将与文臣始终处于相互制衡的关系。 然而,在大明初期,朱元璋大规模清洗武将集团,导致其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这一变化带来了文官集团的迅速崛起和膨胀。 一旦这种权力不平衡的局面得以持续,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政治危机。 不过,在当时,这些问题还未显现出来。 看到这一段,嘉靖的脸色不禁沉了下来。 老朱则显得困惑不解,听到最后的那句话时,满脸疑虑: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 “这是什么意思?” 他心中疑问重重。 【藩王与朝廷的关系和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