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咱大明最要紧的,还是得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若是连年征战,百姓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老朱不再多言,心中却思绪万千。 作为草根出身的帝王,他比谁都懂得百姓的艰辛。 大明开国之前,历经元末战乱,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如今经过他十余年的苦心治理,江山稍稍安稳,百姓才算喘了口气。 他很清楚,一旦再来一个折腾的主儿,把国运当儿戏,那大明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 所幸他对接班人很放心—— 只要老大在,绝不会出纰漏。 就算后世子孙差点意思,也不至于整出一个隋炀帝那样的祸根吧? …… 大隋! 此时的杨广,面容疲惫,满脸风霜。 天下烽烟四起,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搞得他焦头烂额,只能退守江都避祸。 国事如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干脆一头扎进声色犬马之中,借以逃避现实。 “这天幕说得还真准!” 杨广望着头顶的天幕,竟带着几分自嘲的笑意。 “朕近日照镜子,也常有这般想法……” 那句“好头颈,谁当斫之”,本在他心中盘旋许久,尚未说出口,竟被天幕先道破了。 准,实在是准得可怕! “连宇文化及也背叛了朕……” 看着视频中即将上演的未来,他低声一叹,神情复杂,悲愤交加。 …… 秦皇、汉武、唐宗等人对杨广的评价倒也不算刻薄。 他们都看得出来,杨广并非庸主无能,反倒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雄才。 如果没有些本事,当初就不可能在还不是太子时,就赢得那么多朝臣支持。 虽说当时他是刻意伪装。 但这也足以证明,他确实具备一定的政治天赋。 倒是和那个王莽有几分相像—— 未篡位时风评极佳,一登基便一地鸡毛。 一旦登上皇位,杨广便不再掩饰,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推行改革。 结果这些政令虽有理想抱负。 但操作上过于激进,使得隋朝逐步走向崩盘。 不得不说,他的许多政策,从长远看其实是利国之举。 但他却没权衡清楚国力承载力,没有分轻重缓急,就盲目推进。 更糟的是,他自己却极度奢靡,日日沉溺享乐,毫无节制。 即便隋文帝留下的家底再丰厚,也禁不起他这般挥霍。 就这样,大隋一头栽进了灭亡的深渊。 他到底是昏君还是雄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