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对未来仍有信心。 三年后,渭水之盟终破。 而大唐兵锋再起,铁骑席卷北境,突厥瓦解。 吉利可汗也成了阶下囚,被押入长安供人观笑。 但教育李承乾这件事,仍不可懈怠。 若李家真出了如此胆小如鼠、毫无气节之人,李世民将视其为耻辱之源! …… 洪武时期! 朱元璋怒意滔天,站在奉天殿内,浑身煞气如烈焰翻腾,威压全场。 哪怕只是回顾靖康之难,那段耻辱历史仍令他热血沸腾、怒不可遏! “这群金贼,杀无赦!!” 朱元璋震怒之声,犹如雷霆在金殿中炸响! “徽宗、钦宗,活该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若非这父子俩昏庸至极,怎会导致北宋崩塌?” “怎会招致蒙古南侵,百年荼毒我华夏江山?!” “血债血偿,方可雪耻!” 靖康之耻,堪称千古奇耻! 自此山河破碎、北宋灭亡、百姓流离,南宋虽起,疆域却早已残破不堪。 同时,国内也陷入长时间的争论—— 主和与主战之争日益激烈。 士气受挫,朝局动荡,中华百年复难安! 那奸佞之臣秦桧,当年一被金军掳走,从此胆破魂飞,自此再不敢提兵战之事。 若不是因为他畏首畏尾、苟且偷安,又怎会有那日后十二道金牌急召—— 怎会让即将凯旋的主帅,冤死在那所谓“莫须有”的罪名之下! 而最为受苦的,终究还是黎民百姓—— 北地的惨败,使无数家园尽毁,百姓颠沛流离、流落他乡。 更有甚者,在金兵班师北返途中,被残酷屠戮,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这桩惨事,至今仍是中国大地挥之不去的伤疤。 正如岳飞怒书的那句话—— “靖康之耻,未曾洗雪;忠臣之恨,何日方休!” “父皇,请息怒。” “虽有国耻之辱,但日后金国也已覆灭,终算一场因果报应。” 朱标在一旁出言相劝。 老朱冷哼一声:“区区灭国,怎能和奇耻大辱相抵?!” “大宋传承三百余年,坐拥天下,却无敬天畏民之心。” “我大明若想长治久安,必须以此为鉴。” “………” 朱标拱手颔首:“儿臣谨记,吾大明需汲取前朝沉痛教训。” “历代君王皆应勤政爱民,断不可蹈二宗之覆辙,使江山再度动荡,百姓再遭战祸。” …… 大宋时期! 赵匡胤手掌微颤,周身太医环绕,满面愁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