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祁钰,肩负“临危不乱哥”之名义挺身而出。 “中兴”二字一出,众皇帝便已明了,这是后世对朱祁钰的高度肯定,绝非讥讽之语。 朱祁钰与朱祁镇,仅一字之别,兄弟关系一目了然。 哥哥被俘,弟弟临危受命登基为帝,此举合情合理。 最感欣慰的,自然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与永乐皇帝朱棣。 …… 洪武时期! 原本还因土木堡之变暴跳如雷的朱元璋,看到“景泰中兴帝”、“临危不乱哥”的字样后,脸色渐缓,眸光微亮。 “景泰中兴帝?临危不乱哥?” 这几个字,犹如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本担忧皇帝被敌虏,大明局势将陷入群龙无首之困! 而这必引发政局震荡,奸人趁虚而入,甚至可能逼迫朝廷割地求和、倾家荡产! 但现在,看样子朝中群臣已紧急推立新帝。 “如此一来,朱祁镇的被俘,意义已大为削弱!” “好一个临危不乱哥!” 朱元璋一连喝出数声“好”,龙颜大悦,精神一振。 …… 永乐时期! 朱棣也终于从沉思中回神,注视着天幕中“临危不乱哥”的字样,神情稍缓。 “……临危不乱哥。” 他轻声呢喃,瞥了眼站在一旁的朱瞻基。 “还不错,小子,还会生儿子。” 一个儿子出事,另一个来补缺,这血脉总算没断了根。 朱瞻基额角的冷汗也终于略微褪去。 幸亏——幸亏土木堡之变,没有演变成靖康之难! 没有变成宋那样的覆国惨剧! 如果没有朱祁钰临危接位,恐怕大明已成北明与南明的分裂格局! 朱高炽长长吐出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皇帝被俘,朝局混乱,民心动荡……但幸而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否则,大明便真成了第二个北宋! 【瓦刺大军入侵,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御驾亲征,】 【在爆发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京师震动。】 【而百姓也人心惶惶,富人纷纷转移财产,大臣急遣子女南逃南京避祸。】 【朝堂内部陷入巨大争执:是战?还是迁?】 【多数大臣主张迁都南京,以避锋芒。】 【唯有兵部左侍郎于谦力排众议,斥迁都为亡国之论,言之凿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