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丞相?国公?侯爷? 该杀就杀!! 后来永乐又添十卫,宣德再增四卫,共成二十六卫。 可土木堡之变后,除了锦衣卫,剩下的尽数归兵部统筹,武将的人事权也被挪到兵部。 老朱虽没亲历,但凭天幕透露的信息,就能想象当时的局面—— 兵部势大,文臣制武,将军被架空,就连皇帝都受掣肘! 想到这儿,老朱越发觉得不对劲。 “咱这个子孙,上马能杀敌,活蹦乱跳的,三十多岁就因为落水吓着而亡?” 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死法! 会不会……这里头也有文臣集团的影子?! 老朱心头杀机暗涌。 这一联想,甚至让他怀疑起土木堡之变的蹊跷。 土木堡在什么地方? 长城之内,宣府以南,几乎就在居庸关脚下。 竟能让皇帝被困、被俘?这简直荒唐! 永乐时期! 朱棣也陷入沉思。 能坐上龙椅的人,从来没有傻子。 朱厚照这些在外人眼里匪夷所思的事,若换成帝王的视角,反倒显得合情合理。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信任的班底。 很显然,朱厚照并不信任父皇朱佑樘的旧臣。 所以才会用宦官制衡臣子,这在帝王权术中并不稀奇。 “这小子自封威武大将军?”朱棣挑了挑眉。 金豆子和狂妄居士在一旁笑道: “这脾气和爹一样,爱打仗。” “而且他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赢了,比朱祁镇强!” 金豆子没想太多,朱棣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这小子确实像自己,除了脑子不够用。 他抬眼望向天幕,脑中迅速推演—— “二十六卫在土木堡损失殆尽,精兵尽入兵部…… 所以他这是要重夺兵权?” “宁王造反? 藩王也敢作乱?” 朱棣出身藩王,自然最清楚这套把戏。 所以他当皇帝后,也布下了重重防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