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终,只换来了失望。” ……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静静看完万历与臣子之间的国本之争。 表面上是立太子之争,实质却是皇权与臣权的角力! 然而,最后赢的不是皇帝,而是那群群臣。 “立太子,自当立嫡长子。” “可堂堂天子之言,竟无人附和?” 汉武帝只觉得荒唐至极。 大明的臣子,竟能团结至此? 居然没有一人站到皇帝那边! 传出去,岂不是天下笑柄? “难怪这万历干脆三十年不上朝。” 汉武帝摇头叹息,神色复杂。 … 洪武时期! “简直乱来!” “祖宗家法,岂能随意更改!” 老朱一声怒骂。 他当初立下祖训,就是为给后世皇帝定个规矩,做个榜样。 不能胡来! 绝对不能胡来! 你朱翊钧不立嫡长子朱常洛,却偏要改立旁支? 这不是明摆着和老朱过不去吗?! 要是后代皇帝人人如此任性,大明不就要乱套? “此举确实失当。” 朱标也点头附和。 祖训的意义就在于约束后世之君,若皇帝随心而为,没有规章,那天下岂非大乱? 可同时,老朱和朱标也看出,大臣们的态度未免太过一致了。 按理说,总会有些贪权或心思各异的臣子,会跳出来支持万历吧? 可偏偏一个也没有! 内阁首辅王锡爵不过说了句“三王并封”不是不可以,就立刻遭群臣群起而攻,说他巴结皇帝。 最终被逼得自请辞职。 这种空前一致的凝聚力,让老朱愈发厌恶! 他最忌惮的,正是臣子们暗中勾连,欺上瞒下。 所以,他才设立锦衣卫,专门盯着这些人! 而万历与群臣的国本之争,竟整整持续了三十年。 三十年里,居然连像样的“福王党”都没冒出来! 随便拉一群百姓出来投票,恐怕也有人会嫌宫女生子身份不正,支持另立太子。 更何况,福王党还是皇帝暗中倚仗的阵营。 理论上,这该是最容易获得皇帝青睐的一边。 可偏偏,在三十年间,文官集团硬是齐心合力,死顶皇帝!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的团结,远超常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