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何况,他虽久居东宫,却实权在握,是名副其实的储君。 朱常洛呢? 在宫中如同透明人,整日受欺压,虽名为太子,却地位堪忧。 此消彼长,二者的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 不仅在权力上远远不及朱高炽,就连寿命都比不上。 朱高炽自幼体弱多病,本来早早就该支撑不下去。 可硬是凭着那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硬扛了整整十个月。 反观朱常洛,却只坚持了区区一个月。 …… 嘉靖时期! 嘉靖望着已然气绝的明光宗朱常洛,神情颇为凝重。 他垂下眼皮,为这位素未谋面的重孙默默哀悼片刻。 “终究还是嫩了点啊……” 嘉靖低声自语。 当年他进京时,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可他却硬是挺过来了。 只可惜,朱常洛却没能撑住。 这孩子也算机灵,病重时知道依赖近人,却偏偏没去找太医。 吃了所谓御医开的方子,怕是死得糊里糊涂! 说到底,也算病急乱投医。 分不清谁是真心,谁是敌意。 或者更直白点,他身边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自己人! 被压制几十年,突然登上帝位,本就是毫无根基。 重病之时,竟然还听信郑贵妃身边的内侍之言! “大黄分明是泻药,岂能胡乱服用……” 嘉靖长叹道。 修道多年,他对药理颇有研究。 朱常洛纵欲过度,本就体虚,那太监竟还让他服大黄。 这不是要命么? 果不其然,一夜之间泻得数十次,肠胃几乎都要掏空了。 事实上,朱常洛当时并非全无生机。 若能遇到良医,慢慢调养,未必不能恢复。 可惜他心知大势已去,急切之下只能孤注一掷。 在安排后事、交代遗命后,他吞下了那枚所谓“红丸”。 嘉靖一眼便认出这丸药的来历。 竟与他平日所服之物几乎如出一辙! 此物以妇人经血、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 “红丸药性燥烈,与大黄正好相冲。” “朱常洛身子本已羸弱,接连受两种猛烈相反药性折磨,怎可能不暴毙?!” 嘉靖直接点明了死因。 这便是不会医术的下场。 做大明皇帝,若不懂点医理,如何护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