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他们只得请雍正亲自决定。 雍正自然不客气。 他说,若论继统,康熙可谓守成;可若论功绩,实乃一代开创之君。 因此“祖”字是必不可少的。大臣们也挑不出错,这个字确实没问题。 接着雍正又道:自己对父皇的尊崇没有止境,必须再加一个“圣”字! 按常理,庙号中出现“圣”极不合礼制。文臣若依规矩来,定会选一个更有凭据的字。但最后却成了“圣祖”。 逻辑上,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是雍正亲自决定,由隆科多等人暗示群臣附和。 二是群臣揣摩到雍正的心思,知道必须拔高康熙地位,才能更好地证明雍正的合法性。 于是满汉大臣群起附和,雍正也乐得其成,用指血完成了这场君臣合演的仪式。 至于这个“圣”字是否肉麻,以雍正的性格,他全然不在乎。 …… 乾隆时期! 乾隆看到父皇给祖父取的庙号时,忍不住直摇头—— 太肉麻了,实在太肉麻!! 于是心里便开始盘算自己的身后事:“朕的庙号,将来只需一个‘宗’字便可。” 他甚至三番五次叮嘱大臣。 但说归说,他心底却还是想要个“祖”字。 毕竟祖父康熙并非开创之君,却也被冠以“祖”;自己丰功伟绩远胜,何以不能? 果然,和珅等人立刻奉承:“陛下功德无量,岂止一个‘宗’,怕是非‘祖’字不可!” 乾隆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称好,直呼这些奴才懂事。 可另一边的嘉庆,牙齿都快咬碎了:皇阿玛口口声声说“宗”,儿子可都记下了! 而在天幕之上,尚未出现外号,康熙就因为“清圣祖”这个庙号,被在场的帝王们暗暗讥笑。 紧接着,天幕浮现出康熙的外号: 【清圣祖——康熙】 【外号——康麻子、大清第一巴图鲁、大清第一老烟枪……】 【康麻子——因幼年染上天花,脸上留下麻痕,遂有此称。】 【大清第一巴图鲁——曾在春猎中,康熙拿出太子玉如意作为奖赏。】 【阿哥们比试,弘历一句“皇爷爷是大清第一巴图鲁”,让康熙大悦。】 【大清第一老烟枪:后世饰演康熙的演员酷爱抽烟,于是生出此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