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武帝不但未救,反而怒而夷灭李陵满门。 但这种昏招,并非刘彻独有。 乾隆当年也曾派兆惠以数千兵力强攻二万守敌之城,可见帝王决策中,失误并不罕见。 …… 贞观时期! 论用兵,李世民自是不服任何人。 毕竟这盛世江山,就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乾隆能做到赏罚分明,实属不易。” “虽未亲临沙场,却能洞察前线局势,此等眼力,确实难得。” 李世民边点评,边笑意满面。 他对打仗,从未怯场。 “清朝的制度,倒也值得借鉴。” “身为千年之后的朝代,他们汲取了前人亡国的教训。” 长孙无忌在旁点出。 李世民深以为然,同时心中一动——大唐覆亡的重要根源之一,便在于藩镇割据。 自己又该如何避免? “大唐在制度上,仍有缺憾。” “这也是朕召诸卿观天幕的原因。” “要学一学后世各朝如何规避弊端,好让大唐国祚更久!” “若能化解这些隐患,大唐自当基业长青!” “好!”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齐声应诺,心中压力更重。 如此难得机缘,绝不可虚度。 …… 大宋! 赵大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乾隆的本事。 “虽是异族,但其制度亦有可取之处。” “乾隆虽说命运眷顾,可也确实有能耐。” “明明深居宫闱,却能借奏折推演前线战况,这点,你不及他。” 此言一出,赵二尴尬至极。 毕竟他素有“阵图大师”之称。 他昔年也曾在后宫遥控军情,自信凭布阵之术可保无忧,结果却惨遭敌军痛击。 相比之下,乾隆同样远程指挥,却不似赵二那般死抠图纸,而是在关键时机下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