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贞观时期! “最能打的皇帝?!” 李世民摩挲胡须,似有不服。 他自视马上天子,何尝不骁勇? 尤其弓术更是天下无双,死在他箭下者不计其数。 “陛下自幼从军,征战南北,自然不凡。” “但若和宋太祖相比,恐怕还差些火候。” “宋太祖能在万军之中活捉敌军主将,这般武勇,恐怕也只有尉迟敬德与秦琼能比。” 这是长孙无忌的话,直白得让李世民都挑不出错。 他自己也清楚,若论单打独斗,确实比不过那些猛将。 一想到秦琼那番威名,李世民也只能点头认同。 收起笑意,李世民转而说道: “以文御武,倒是个妙制。 大唐能否借鉴宋朝之法?”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皆陷入沉思。 他们很清楚,大唐覆亡的原因之一,就是藩镇坐大,中央失控。 若能早早约束,或许结局不同。 …… 大宋! 铁血皇帝赵匡胤凝视天幕许久,眼眶竟微微湿润。 他原以为自己会被后世讥讽。 却没想到,竟能得到如此多的认可! “朕,此生不虚。” 他发出一声释然的叹息! 天幕视频对他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终结五代十国的乱象,让中原大地重新大部分归于统一! 而且在改朝换代的历程中,赵匡胤的兵变可谓破坏性最小,心胸最为宽广。 对比一下隔壁朱老四,为了收拾侄子,硬是把北方搅了个稀巴烂。 虽然宋朝最终未能夺回燕云十六州,但这丝毫不影响赵匡胤的功绩。 只是他留下的重文轻武的制度,的确让宋朝承受了太多屈辱。 不过,这已是当时最优解。 赵匡胤汲取唐末的教训,选择压制权臣武将。 与此同时,他也在有意识地培植一批新生代的武将。 而这个方针真正发扬光大,却是在赵二手里! “陛下……千古!” 就连赵二此刻,也忍不住真心赞叹一声。 别的不说,他是真的佩服大哥。 不仅骁勇善战,还能治理天下! “大哥能列入历史十大帝王第九位,绝对实至名归。” …… 洪武时期! 老朱对宋太祖连连称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