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棣的心思,怕是与朕相似,都想以一世之功,终结隐患。” 战争,注定要耗巨资! 民生困苦,是必然结果。 刘彻对此,比任何人都明白。 为了凑军费,他几乎榨干了整个大汉! 盐铁归官、禁民酿酒,连各地进京的贡品都拿来出售,既筹得收入,又调控物价。 在搞钱方面,他手段狠辣,堪称高手。 甚至在最穷时,还推出所谓“白鹿皮币”,要求王侯拜谒时必须花巨资购入,美名曰“复古之礼”。 换到后世,简直就是割韭菜的纪念币。 好在刘彻心底尚存一丝仁心,薅了一把快钱后便取消了此令。 由此足见,他为筹钱已走到极端。 而他如此疯狂,不过是为了打仗! 大汉与匈奴,是你死我活! 相比之下,朱棣北伐漠北,虽必要,却远没有到榨干国力的地步。 况且他还要修运河、迁都、纂典…… 这每一项,都是能掏空国库的大事。 朱棣却在永乐一朝,把它们统统完成。 能不劳民伤财吗? 幸而一方面永乐朝政治清明,另一方面朱元璋留下的家底够厚,才撑住了他的折腾。 而这些付出,也并非无用。 最终,永乐成为古代王朝的巅峰绝响! 大明国威,远播天下! “朕所要做的,也不只是击溃匈奴,更要让大汉的声威,响彻寰宇!” 刘彻注视着刘据,语气铿锵: “记住,你父皇要开创的,是亘古未有的伟业!” “这不是金银能衡量的事。” “朕要为子孙撑起一片新天地!” 他脑海中浮现出辽阔的疆域蓝图。 刘据沉吟许久,才躬身说道:“儿臣今日,方知父皇苦心。” “往昔是儿臣目光短浅了。” 刘彻闻言朗声大笑。 笑声中,既有父子亲情,也多了几分释怀。 皇帝,向来孤寂。 可他知道,后世终会有人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 贞观时期! “朱棣这人……” “没想到不仅能打仗,治国的手腕也不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