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眼眸中满是激荡与亢奋。 这并非因为天幕对他的赞颂,而是他终于找到知音的狂喜。 作为皇帝,高高在上,俯瞰天下,手下人皆是敬畏、欺瞒或奉承。 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雄心与苦衷。 自古帝王,皆是孤家寡人。 哪怕是他倚重的大司马卫青,也未能真正洞悉他的想法。 毕竟君臣有别,立场不同。 因此,刘彻一直渴望有一个人,能洞察他所做一切背后的意义。 可惜,这个人始终未现。 直到今日。 天幕将他心底最深的执念剖开,他终于热泪盈眶。 太子刘据呆立半晌,这才缓缓转向父皇。 “儿臣……竟不知父皇用心良苦至此。” 他看向父亲的目光中,尽是崇敬与钦仰。 刘彻微微扭头,抹去眼角泪痕,大笑一声: “臭小子!” “总算不再骂你老子穷兵黩武了吧?!” “治国安邦,你差得远呢,好好学着点!” 此刻,他心情畅快无比。 纵然奢靡好战,使后世史家将他评为暴君,他也毫不在乎。 他有自己的使命。 景帝留下的是一个富庶的帝国,却暗藏无数隐患。 在这些困局面前,没有前人可供参考。 他只能独自掌舵,独自抉择。 而刘彻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 贞观时期! “汉武的文治,确实容易被忽略。” “他整合思想,革新经济,这些才是长远影响。” “可惜世人多记得他的战功与巫蛊之祸,却少见他文治的深远之效。” 李世民凝视天幕,沉吟良久,才缓缓点评。 早先,他也曾公开批判过刘彻。 然而看过天幕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刘彻的认识,太过片面。 汉武帝的一生,确实充满争议,但其治国政策,却不容轻忽。 …… 大宋!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确是功勋卓著。” 赵大叹息道,“可惜后人多记其武功,却轻视了他的文治。” 即便赵大对刘彻多有批判,但此刻也不得不说句公道话。 汉武帝创立的诸多政策,后世依旧沿用不衰。 “哼!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