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标心头一紧,连忙应道: “儿臣明白,立刻去办。” 待太子退下,朱元璋的怒意渐散,盯着天幕冷冷一笑: “刘彻啊刘彻,你见自己丑事被后人揭出,不知作何感想?” 殿外秋风卷叶而过,老朱揉了揉太阳穴,低声喃喃: “当皇帝真难……既要立功立业,又要谨言慎行。” 说着,他望向案头堆积的奏折,长叹一声,再度提笔批阅。 …… 大宋! 天幕金光映照殿内,赵大负手而立,眉头紧锁,目光凝在虚浮的文字上。 龙袍金线在光影间闪烁。 一旁赵二却似兴味盎然,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珏,嘴角勾起淡淡笑意。 “大哥,你看这汉武帝。” 他说着,轻笑一声,玉珏在指间一转,“表面风光无两,被称千古一帝,暗地里竟有这般丑闻。” 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看来圣君明主,也并非个个完美。”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纷纷低头,大气不敢出。 赵大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休要妄议。” 声音不重,却令殿内气氛骤冷。 “汉武帝北击匈奴,开疆拓土,盐铁官营,这些功绩摆在史书上,岂能因私德之失而全盘否认?” 赵二脸色一僵,随即又带笑道: “大哥说得是。” “只是臣弟以为,天幕既然昭示,或许也是在告诫后世帝王,引以为戒。” 他说着,意有所指地看了眼殿外,“毕竟史笔如铁。” 赵大的目光微沉,踱步至窗前,望着宫墙旌旗,沉声道: “你说得没错。帝王确要谨言慎行,一旦不慎,便成后人口实,史书大肆渲染。” 他转身回到御案,抚着奏折,神情忽然深邃: “你可还记得,当年陈桥驿……” 赵二眼神一闪,立刻接道: “大哥励精图治,众望所归,才有今日大宋基业。” “数年来,大哥宵衣旰食,勤政爱民,满朝文武无不敬服。” 赵大只是淡淡一笑,随手取起一本奏折: “这些话就不必多说了,倒是……” 他眼神骤然凌厉,“你说,这天幕会不会提到我大宋的丑闻?” 殿内顿时死寂。 赵二手中玉珏“叮”的一声掉落,滚了几圈才停下。他弯腰拾起,掩去脸上异色: “大哥多虑了。” “我大宋政通人和,又有何见不得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