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殿角传来竹简相击声,霍光自阴影处现身,手中捧着一卷密报。 “陛下,这野史……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刘彻转身,玄袍扫翻铜灯,灯油泼洒,幽蓝火焰在地面上蜿蜒。 “去年起民间便有流言: ”霍光展开竹简,语带冷笑,“说陛下意立钩弋夫人之子为储。” “如今天幕现‘独眼帝王’,岂不是影射天命残缺?” “此风,与当年吕后宣称刘邦为‘赤帝之子’,如出一辙。” 殿中死寂,只剩火苗噼啪作响。 刘彻神色阴沉,缓步至殿门,风雨灌入,吹得衣袍猎猎作响。 “传朕旨意,”他低声却如雷霆,“凡私撰史书者,下蚕室!” “太史令重修史记,若敢妄改——诛九族。” 卫青、霍光齐声:“诺!” 霍光复上前一步: “陛下,可在石渠阁设史官学院,择良家子专习史笔。” “臣另有一卷谶纬之录……” 刘彻接过帛书,指尖停在“荧惑守心”四字上,忽然冷笑: “秦皇焚书,被骂两百年。” “可若任由谣言横行,两百年后,怕是要有人编朕向匈奴称臣!” 暴雨倾盆,铜瓦震响。 刘彻走入雨中,任水漫身,仰头望天幕,右手握剑。 卫青急捧蓑衣,被他抬手制止。 “仲卿——后世该如何写今日之事?” 卫青肃然道:“史笔当如剑,可折,不可弯。” 电光乍现,照出刘彻坚毅的面庞。他缓缓拔剑,剑锋直指苍穹—— “那就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宁折不弯!” …… 蜀汉时期! 风带着潮意,烛焰在风口摇曳。 “孔明!快看这个!” 刘备端起茶盏,一晃烫茶泼在袖上也不理,只指着天幕喊道: “这后世居然说唐太宗被高句丽射瞎,写降书求饶?” “咱当年长坂坡只剩几十骑,也没写过那玩意儿啊!” 诸葛亮正用竹刀切新茶,闻言摇扇微笑,扇面轻挡眼前,若在揣摩真假。 刘备又笑道: “当年刘璋献成都都还懂留三分情面。” 第(2/3)页